刚知道罗永浩那场“口水仗”告一段落,结果西贝的同款套餐还在卖,郑州探十里门店12道菜打包要587块。店长边忙边说生意确实没之前火爆了,每天营业额足足少了五六千,有时候周末都不见往常那阵排队。外卖订单也明显冷清了,店里本来是地段好、环境不错,最近实在有点撑不住。这事儿搅动了不少食客的心,身边吃货朋友都关切一个点:到底吃进嘴的是不是预制菜,安全性如何?
记者还特意溜进厨房,消毒、登记、穿白工服,一套流程走得挺正规。厨师长亲自介绍,说羊排是北京中央厨房送来的,但都是生的,到店才现煮现烤。鱼也只做简单处理,蔬菜和汤底每天现做,坚决不隔夜。他反复强调不是预制菜,更拼口感的新鲜期,觉得老罗吐槽“隔夜味”其实是个人喜好问题。
但老百姓就是纠中央厨房的食材和预制菜到底啥区别?店里拿出官方文件解释,认为自己没踩预制菜线,但行业里观点可分三派,有人认同是预制食材,只做轻加工,卫生有保障,但质疑西贝输在性价比上;有人觉得这就是预制菜,品牌连锁必须工业化、标准化,说食品安全才是大家焦虑的核心;也有人篱墙外站,感慨预制菜早已充斥市面,不管是速冻饺子,还是小餐馆用的午餐肉,都难分彼此。
律师怎么看?他提到国家对预制菜定义挺细致,中央厨房模式没问题,但普通消费者还是盼望一句话:当场现做才安心。只要不是刀下现切,总觉得‘锅气’不够,人就会琢磨商家是不是偷换概念。所以消费者不仅关心安全,更要明明白白选菜,信息透明才有底气买单。
国家卫健委最新草案已通过审查,预制菜安全标准马上公开征求意见。有专家提出,以后预制菜信息得强制披露,门店用没用都要说明,顾客至少有选择的权利。网友议论说,“我想知道我吃的到底咋来的,本该说清楚”,大家对餐饮安全和知情权还是挺有执念的。商家公开点,咱们消费也能更放心,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