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攻击-21亮相,全球首款舰载隐形无人机,福建舰与四川舰战斗力翻倍升级
发布日期:2025-10-10 11:16 点击次数:58

阅兵式上,长枪短炮都对准了那些呼啸而过的战斗机。

可谁也没想到,全场的风头,最后竟被一架闷不吭声的无人机给抢了。

它不是什么科幻电影里的概念机,也不是传说中的无人僚机。

就是那个机身上喷着“21”的家伙,被大家喊作“攻击-21”。

这玩意儿一出来,全世界的军迷圈子都炸了锅。

为啥?因为美国海军的X-47B早就进了博物馆。

“攻击-21”的出现,等于告诉全世界,中国成了那个把飞翼无人攻击机搬上航母的独一份。

这哪是弯道超车,这简直是人家都停车熄火了,我们一脚油门创下了新纪录。

一看翅膀就懂了

“攻击-21”跟它在陆地上班的哥哥“攻击-11”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都是飞翼布局,背上进气,未来感十足。

但魔鬼藏在细节里,只要你够仔细,门道深着呢。

最关键的证据,就是它那对宽大的翅膀。

有火眼金睛的网友发现,在主翼外侧大概一半的地方,有条缝。

旁边还有个盖板,一看就是折叠用的。

这意味着什么?答案再明白不过了:这翅膀能折!

在航母那寸土寸金的甲板上,翅膀不能折叠的飞机,那都是来捣乱的。

这个设计,就是它上船的“身份证”,铁证如山。

这隐身玩出了花

除了这个铁证,其他细节也都在给它“验明正身”。

它的翼展比攻击-11更宽,但机翼后掠的角度反而变小了。

机翼后缘的控制舵面,也从两块增加到了三块。

这些改动,全是为了让它在低速飞行时更好控制。

毕竟,在风浪里摇晃的甲板上降落,可比在陆地机场刺激多了。

如果说折叠机翼是它上舰的凭证,那它在隐身上的新花样,就暴露了它“刺客”的本性。

最有看头的是它的尾喷口,攻击-11的还比较常规,“攻击-21”直接搞了个复杂的双锯齿设计。

不光喷口和机身的连接处是锯齿,连喷口本身都是锯齿状。

颜色也比机身深得多,明显是用了更高级的耐高温隐身材料。

这种设计,能把雷达波搅得天花乱坠,还能压制红外信号,让对手的探测器变成睁眼瞎。

不学美国人好高骛远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为了折叠机翼留下的缝隙,按理说是个隐身的大破绽。

但有人分析,这地方可能用了柔性蒙皮技术。

用一种弹性材料把缝隙盖住,雷达波照过来,照样被糊弄过去。

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说明“攻击-21”从娘胎里出来,就把隐身刻进了骨子里。

“攻击-21”的诞生,也透着一股子稳扎稳打的实在劲儿。

回头看这条路,从最早的技术验证机“利剑”,到陆基版攻击-11,再到现在的舰载版“攻击-21”。

我们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踏实。

这跟当年美国的X-47B项目完全是两个路子。

X-47B是个技术上特别激进的大家伙,虽然成功在航母上起降,惊艳了世界。

但最后还是因为风险太高、太烧钱而下马了。

我们没一上来就搞个大家伙,而是先从中型机入手,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福建舰的新王牌

为了上舰,“攻击-21”的起落架肯定得加固,全身还得防潮防腐蚀。

为了保证航程,它的机身也更饱满,显然是塞了更大的油箱。

即便如此,它的起飞重量估计也就15吨左右,没有那么夸张。

这种“小步快跑”的玩法,最终让我们拿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可以想象一下,当“攻击-21”这种“幽灵刺客”上了福建舰和四川舰。

那会是什么场面?它绝对是航母战斗群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它能在大部队出动前,悄悄溜进对手的防空网。

对着雷达站、指挥中心这些要害,来一记“点穴”,为后面的兄弟们撕开一个口子。

这种“踹门”的活儿,过去得靠最好的飞行员开着最好的隐身机去拼命。

现在,交给无人机就行了。

它还能给歼-35当个好帮手。

它可以飞在前面当眼睛,把敌人的位置发给后面的歼-35。

或者干脆当个“弹药卡车”,在歼-35的指挥下发射导弹。

结语

当然,让一个没有尾翼的飞翼无人机,在摇晃的航母上精准地勾住拦阻索,这技术难度大得吓人。

这考验的不仅是飞控,更是人工智能和导航技术的极限。

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办法,把各种引导手段都给用上了,确保万无一失。

从攻击-11到“攻击-21”,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两件新装备,而是一个现代化的海上作战体系正在成型。

这些“黑科技”无人机,将让我们的航母战斗力成倍增长。

大家最想看到的,就是它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上呼啸而起的那一刻。

从现在的进度看,相信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
意昂体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