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最后一桌顾客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刘丽火锅”,整个店里终于安静下来,能喘口气了。
刘丽倚在后厨的门框上,看着服务员小妹麻利地收拾桌子,鼻子里还萦绕着火锅底料的麻辣香气和浓浓的人间烟火味,心里涌起一种踏实的满足感。
三年前,刘丽,一个刚从高中毕业就一头扎进餐饮行业的女孩,揣着辛苦攒下的二十万积蓄,顶着父母“女孩子干嘛非要做厨师”的唠叨,租下了位于江城郊区的一间铺子。
这个铺子地处偏僻,租金便宜,但也意味着几乎没什么人流量。
开业头一个月,刘丽亏得连裤子都差点当掉了。
她不服输,每天凌晨四点就赶到菜市场,跟摊贩们为了几毛钱的辣椒和花椒讨价还价,斗智斗勇。
每晚关了店门,她就窝在后厨钻研新口味的火锅底料,调料的比例、熬制的火候,反复试验,直到窗外天色泛白。
她的手上烫伤摞着烫伤,指甲缝里总是藏着洗不掉的油渍。
可当第一位顾客拍着桌子说“老板娘,这火锅麻辣鲜香,太正宗了”时,刘丽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凭着口口相传的口碑,靠着附近大学城学生们在网上自发的安利,“刘丽火锅”慢慢火了起来。
从门庭冷落,到排队等位至少得等上一个小时。
甚至有个美食博主专程从两小时车程外的汉阳赶来探店,发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推荐贴,直接把刘丽的小店送上了江城美食榜的前三名。
刘丽成了大家口中的传奇,一个凭一己之力把冷清街道变成美食打卡地的女老板。
然而,这份耀眼的成就,也引来了贪婪的目光……
01
房东孙巧,一个五十多岁、顶着一头夸张卷发、手指上戴着好几枚金戒指的本地女人,开始三天两头往刘丽的店里跑。
孙巧不点菜,就抱着胳膊站在门口,盯着排成长龙的顾客,眼神里透着贪婪的光芒,像饿狼盯上了猎物。
那天下午,孙巧又来了,穿着一件在初秋显得有些滑稽的貂皮马甲。
“刘丽,瞧瞧你这生意,越来越红火了啊。”孙巧一边剔着牙缝,一边笑得满脸褶子挤成一团。
刘丽递上一杯茶,陪着笑说:“托街坊们的福,大家照顾生意罢了。”
孙巧摆摆手,把茶杯推到一边,身子往前倾,声音压低,但那股子高高在上的劲儿一点没少:“你这店现在这么火,我的铺子身价也得跟着涨。下个季度的租金,得加点。”
刘丽心里一沉,但脸上还是保持着平静:“孙姐,行情涨了,租金加点我能理解。”
孙巧似乎很满意刘丽的“识趣”,伸出两根粗壮的手指比划了一下:“不多,就翻一倍。”
刘丽的心猛地往下坠,翻一倍?孙巧还真敢狮子大开口。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讲道理:“孙姐,店能火起来,不是因为地段好。当初这铺子空了大半年没人租吧?是我砸钱装修,一锅一锅熬出来的口碑。你这租金翻一倍,我辛辛苦苦等于白干,全给你打工了。”
刘丽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
孙巧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被戳穿的恼怒:“刘丽,你这话啥意思?”
孙巧的声音陡然拔高,尖锐得刺耳朵。
“你别不识好歹!没我这好铺子,你能有今天?赚了大钱,分我点汤喝怎么了?我告诉你,就这价,爱租不租,不租就滚蛋!”她嚷道。
“好铺子?”刘丽差点气笑了,“孙姐,三年前你求着中介把这铺子租出去的时候,可没说它是好铺子。”
“你!”孙巧被堵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她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跳了一下:“我懒得跟你废话!租金就翻一倍,一个子儿不能少!不服,下个月就给我卷铺盖走人!”
看着孙巧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刘丽心里对人的最后一丝信任也烟消云散。
她明白,跟这种被贪婪蒙蔽的人,已经没什么道理可讲。
刘丽没再争辩,只是点了点头。
她的沉默,在孙巧看来,是认输的信号。
孙巧以为她已经彻底拿捏住了刘丽的命脉。
她哪里知道,当她把刘丽的心血当成可以随意宰割的肥肉时,她自己已经掉进了刘丽的陷阱。
刘丽原以为翻一倍已经是孙巧贪婪的底线。
她想错了。
02
当晚十点,刘丽刚准备关店,手机震了一下,是孙巧发来的微信。
“小刘,下午我话说重了,你别介意。我仔细一想,你这店现在是网红店,翻一倍还便宜了我的铺子。这样吧,再给你个机会,租金翻三倍。你要是同意,明天咱们就签新合同,不同意就月底前搬走。”孙巧写道。
一条短短的微信,刘丽反复看了三遍。
她胸口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愤怒、屈辱、恶心,各种情绪交织,几乎要将她吞没。
翻三倍?孙巧这不是涨租,是明抢!
刘丽紧紧攥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几秒后,她松开手,长长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她钻进孙巧的圈套。
她没回消息,而是直接拨通了孙巧的电话。
电话响了半天,接通时背景传来麻将碰撞的嘈杂声。
“喂?”孙巧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孙姐,我是刘丽。”刘丽平静地说。
“哦,想通了?”孙巧的语气立刻变得得意,像是胜券在握。
“我跟你说,小刘,不是姐心狠。你算算你一天的流水,翻三倍的租金算啥?小意思!我这铺子现在可是香饽饽,你不租,后面排队的人多着呢!有个开奶茶店的直接出四倍,我都没松口,念着咱俩的情分。”孙巧炫耀道。
她的话像针一样扎进刘丽的耳朵,虚伪又刺耳。
刘丽没理会她的自吹自擂,只是深吸一口气,用平静到近乎麻木的语气说:“好,孙姐,我接受你的条件。”
电话那头的麻将声瞬间停了,孙巧明显愣住,没想到刘丽会答得这么干脆。
几秒的沉默后,孙巧爆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哈哈哈,我就说嘛,小刘是个聪明人!识时务者为俊杰!行,明天上午十点,来我家签退租协议!”
她特意加重了“退租协议”四个字,生怕刘丽听不出她的羞辱。
签了退租协议,再签一份租金翻三倍的新合同,孙巧要的是刘丽彻底的臣服。
“好。”刘丽只说了一个字,挂断了电话。
她握着冰冷的手机,站在空荡荡的店里,环顾着自己亲手打造的一切。
墙上贴满了顾客留下的便利贴,写满了对火锅的赞美和鼓励。
吧台上放着一盆发财树,是开业时朋友送的,如今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这里的每张桌子、每把椅子,都沾满了刘丽的汗水和心血。
这是她的战场,她的荣耀,她一手打下的江山。
现在,有人要把它连根拔起。
复杂的情绪在刘丽胸中翻涌,最终凝成一片冷硬的决心。
她没有犹豫,接连拨通了两个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大学同学,如今专攻民商法的王律师。
“喂,老王,我是刘丽。有点事,需要你帮我把关一份合同,务必万无一失。”刘丽说道。
第二个电话打给了合作多年的装修队老板赵哥。
“赵哥,睡了没?我这有个活儿,挺急,也有点特别……对,明晚就得开工。”刘丽说。
安排好一切,刘丽关上店门,最后看了一眼“刘丽火锅”的招牌。
夜色中,那四个字仿佛在微微发光。
孙巧,你以为你赢定了。
你以为刘丽除了妥协别无选择。
你不知道,当你举起贪婪的屠刀时,刘丽已经为你挖好了坑。
03
第二天上午十点,刘丽准时出现在孙巧家门口。
孙巧住在一个高档小区,住着装修得金光闪闪的复式楼,满满的暴发户气息。
孙巧显然精心打扮过,穿着丝绸睡衣,脸上敷着面膜,只露出一双得意的眼睛。
茶几上,一份崭新的《退租协议》已经摆好。
“来了?坐吧。”孙巧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语气像在施舍。
刘丽没坐下,直接走到茶几前,拿起那份协议。
协议内容简单明了,核心是双方自愿解除原租赁合同,刘丽需在租期结束前清空店铺并交还。
刘丽一字一句读着,特别是最后一条补充条款。
“承租方须在租赁期满或退租时,将租赁物业恢复至原始毛坯状态。”协议上写道。
看到这行字,刘丽心里冷笑一声。
这是王律师昨晚连夜指导她,无论如何都要加进去的条款。
刘丽告诉孙巧,这是为了避免交接时因物品归属产生纠纷。
孙巧当时正沉浸在三倍租金的喜悦中,觉得这条款对她有利,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她哪里知道,这条款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陷阱。
“没问题吧?没问题就签字。”孙巧催促道,迫不及待想结束这场“胜利仪式”。
刘丽拿起笔,在乙方签名栏一笔一划写下“刘丽”两个字。
整个过程,她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她的平静让孙巧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孙巧大概觉得,剧本不该是这样的。
刘丽不该哭着求饶,或者愤怒地争吵吗?
怎么能这么平静地签下这份“投降书”?
但这份疑惑很快被巨大的喜悦冲散。
孙巧拿过协议,像宝贝一样看了又看,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进抽屉。
“行了,那新合同……”孙巧开口道。
“新合同就不用了。”刘丽打断了她。
“啥?”孙巧愣住了。
“我说,我不打算续租了。”刘丽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
孙巧脸上的面膜差点裂开,她猛地站起身:“刘丽,你耍我?!”
“协议写得很清楚,双方自愿解除合同。我选择退租,有什么问题?”刘丽平静地反问。
“你……你的生意不要了?你的装修,你的客源,全不要了?”孙巧气急败坏地指着她。
“不要了。”刘丽回答得轻描淡写。
孙巧死死盯着刘丽,想从她脸上找出破绽。
但她失望了,刘丽的脸上只有平静。
几秒的对峙后,孙巧突然又笑了,笑声里满是不屑:“好,好,刘丽,你有种!我倒要看看,离了我这铺子,你还能折腾出啥名堂!到时候别哭着回来求我!”
刘丽没理会她的叫嚣,转身离开了这个令人反胃的地方。
走出孙巧家大门,刘丽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承载了她无数心血的店铺。
再见了,“刘丽火锅”。
但很快,她会以全新的方式卷土重来。
04
当晚,夜幕降临,刘丽和赵哥的施工队准时出现在“刘丽火锅”门口。
卷帘门拉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赵哥看着这个装修得温馨雅致的店铺,有些不忍地问:“刘老板,真要拆?这装修可花了不少钱吧?”
刘丽指着她亲手挑选的桌椅、贴上的墙纸、挂上的装饰画,眼神没有一丝波澜。
“赵哥,开工吧。”刘丽说。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除了承重墙,所有的东西,全部拆掉。”她继续道。
“墙上的瓷砖,地上的地板,天花板的吊顶,吧台,后厨所有我加装的设备和管道……”刘丽顿了顿。
“全给我砸了,敲碎,恢复到三年前我租下时的毛坯状态。”她一字一句地说。
“一塊地板砖,都别给她留。”刘丽补充道。
赵哥看着她坚定的眼神,不再多问,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嘞!您瞧好吧!”赵哥说。
他一挥手,工人们举起了手中的大锤。
“哐当!”第一锤砸在了刘丽亲手砌的吧台上。
那声音像是砸在刘丽心上,但她没有疼痛,反而感到一种奇异的解脱。
一夜之间,电钻声、锤击声、切割声交织成一曲毁灭的乐章。
曾经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的火锅店,在刘丽的命令下,变成了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墟。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进布满尘埃的店铺。
刘丽收到赵哥发来的照片,墙壁斑驳,地面坑洼,电线杂乱地垂着,像废弃的巢穴。
曾经的一切,都化为了乌有。
赵哥还发来一条消息:“刘老板,任务完成。”
刘丽回了两个字:“辛苦。”
她又点开另一张照片,是赵哥从对面楼上拍的。
照片里,孙巧拿着钥匙,兴冲冲地走向店铺,脸上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她大概是准备迎接新的“冤大头”租户了。
刘丽放下手机,泡了杯茶,静静等待着。
她知道,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
果然,没过五分钟,手机疯狂响了起来,是孙巧打来的。
刘丽慢悠悠地接起电话。
“喂?”她平静地说。
“刘丽!!!”电话那头传来孙巧撕心裂肺的尖叫,差点震破刘丽的耳膜。
“你个疯子!你是不是疯了?!你把我的店怎么了?!我的精装修呢?!我的店啊!!!”孙巧嚎道。
她的声音因为愤怒和崩溃而扭曲,带着哭腔。
刘丽把手机拿远了点,等她稍微平静,才用冷淡到近乎冷酷的语气说:“孙女士,别激动。”
“我只是按退租协议的要求,把铺面恢复到原状而已。”刘丽说。
“原状,就是毛坯。”她补充道。
“恢复原状?!”孙巧的声音又高了八度,“你那叫恢复原状?那是恶意破坏!刘丽,你等着,我要告你!我要让你赔!我那几十万的精装修,你一分钱都别想少赔!”
05
几十万的精装修?刘丽差点笑出声。
三年前孙巧交给她的,就是一个四面漏风的水泥壳子,所有的装修、水电改造,都是刘丽自掏腰包,孙巧一分钱没出。
现在,她竟然敢说是她的精装修?
孙巧的贪婪和无耻,让刘丽叹为观止。
“孙女士,建议你再仔细看看退租协议,特别是关于‘恢复至原始毛坯状态’的条款。”刘丽慢条斯理地说。
“还有,装修是我个人的资产,我有权在租期结束时处置。如果您觉得我损坏了您的‘财产’,欢迎随时起诉。我的律师电话,要我发给您吗?”刘丽问。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
刘丽能想象孙巧此刻的表情,估计是青一阵白一阵,精彩极了。
几秒后,孙巧“啪”地挂了电话。
刘丽猜,她一定是急着去找那份被她当成胜利奖杯的退租协议了。
刘丽放下手机,打开电脑。
一个匿名账号早已准备好。
她将赵哥拍的店铺前后对比图、处理过的租金翻三倍的微信截图,以及那份被孙巧忽略了关键条款的退租协议照片,上传到江城最大的生活论坛和几个活跃的自媒体平台。
帖子的标题极具冲击力:“【曝光江城极品房东:火锅店生意火爆被逼涨租三倍,退租后我砸回毛坯,她傻眼了!】”
帖子发出瞬间,刘丽知道,舆论的炸弹已经引爆。
她没再管,关上电脑,出门去考察新的店铺地址。
刘丽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
下午回到家,刘丽再次打开论坛,帖子已经火得一塌糊涂。
“热门”和“精华”的标签红得刺眼,评论已经盖了上千楼。
“天哪!这房东也太贪了吧?人家辛辛苦苦把冷铺做火,她倒好,直接要抢成果,还要涨三倍?抢钱都没这么狠!”一个网友评论道。
“楼主太牛了!‘原状就是毛坯’,这句太解气了!对付这种人就得这样!”另一个网友说。
“我是‘刘丽火锅’的老顾客,那家店的麻辣火锅绝了,老板娘人也超好。之前还纳闷怎么突然关门,原来是被这吸血鬼逼走的!气死我了!”一个粉丝写道。
“楼上的,我刚从现场回来,那场面太爽了!房东坐在地上撒泼,像个疯婆子,笑死我了!”有人回复。
“已扒出,房东叫孙巧,住江城XX小区,专靠收租为生,圈子里出了名的贪。这下好了,贪过头把自己坑了,那废墟谁还敢租!”一个网友爆料。
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刘丽,义愤填膺。
看着这些评论,刘丽笑了笑,这只是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没过两天,孙巧的电话又打来了。
刘丽微微一笑,接起电话。
还没等她开口,电话那头就传来孙巧嚎啕大哭的声音……
孙巧的哭声在电话里断断续续,像暴风雨后残破的树枝,让人听着既刺耳又带着几分凄凉。
刘丽握着手机,站在新选的店铺门前,这是一家位于江城大学城附近的小店,虽然面积不大,但人流量旺,离她原来的“刘丽火锅”不过两条街。
她没急着回应孙巧,只是静静听着电话那头的抽泣,脑海里却浮现出三年前自己刚租下那间破旧铺子时的情景——满地灰尘的水泥地,墙角的蜘蛛网,还有孙巧那副“爱租不租”的傲慢嘴脸。
“刘丽,我真的错了……我现在铺子全砸了,没人租,我要破产了!”孙巧的声音哽咽着,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卑微。
06
刘丽深吸一口气,语气依旧平静:“孙姐,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先冷静下来,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吧。”
她没给孙巧更多回应,挂断电话后,抬头看了看新店铺的门头,阳光洒在玻璃窗上,反射出她坚定的眼神。
孙巧的崩溃并非毫无征兆,刘丽的帖子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后,孙巧名下的其他租户也开始行动了。
原来,孙巧在江城有十几间商铺,租户大多是像刘丽这样的小本生意人,靠着汗水和智慧一点点把冷门地段做火。
刘丽的事件像一颗火星,点燃了这些租户积压已久的怨气,他们翻出各自的租赁合同,发现几乎每份合同里都有那条“恢复至原始毛坯状态”的条款。
这条款原本是孙巧为了防止租户赖着不走而加的“保险”,却成了她自己的紧箍咒。
几天之内,孙巧的商铺接连被退租,施工队的锤子声在江城的夜晚此起彼伏,奶茶店、服装店、小吃摊,所有的店铺都被砸回了毛坯状态。
照片在网上疯传:斑驳的水泥墙,裸露的电线,坑洼的地面,孙巧的商铺像是被一场风暴席卷,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废墟。
论坛上,有人拍到孙巧站在一间被砸空的铺子前,呆若木鸡,嘴里喃喃自语:“怎么就这样了……”
刘丽的新店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她请了原来的服务员小妹,重新设计了菜单,还特意研发了一款针对学生群体的“麻辣青春锅”,定价亲民,味道却不打折扣。
开业当天,大学城的学生们闻讯而来,排起了长龙,店里热气腾腾,火锅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像是对过去那段艰难岁月的告别。
刘丽忙得脚不沾地,但每次看到顾客满足的笑脸,她心里就多了一分底气。
她偶尔会刷论坛,看到关于孙巧的最新消息,网友们毫不留情,扒出了孙巧这些年靠高价租金压榨租户的种种“事迹”。
有人说,孙巧早年曾逼走一个卖手工饺子的老夫妻,理由是嫌他们的店“上不了档次”,结果那对老夫妻后来在另一条街开了新店,生意红火,成了江城一景。
还有人爆料,孙巧的商铺大多是通过低价囤积得来,如今却仗着地段稍有起色,就漫天要价,逼得不少租户血本无归。
这些评论像刀子一样,割开了孙巧曾经光鲜的外壳,露出了她贪婪的本性。
刘丽看着这些,内心却没有多少快意,她知道,孙巧的下场是她自找的,但她并不想让仇恨占据自己的生活。
07
一周后,孙巧的电话又打来了,这次她的声音更加虚弱,像个被抽干了精气的老人。
“刘丽,我求你了,帮帮我吧……我那些铺子没人租,银行的贷款还不上,债主天天堵我家门口,我真的走投无路了!”孙巧哭着说。
刘丽站在新店的后厨,手里端着一锅刚熬好的红油底料,沉默了几秒。
“孙姐,你先把铺子收拾干净,试着低价租出去吧,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刘丽语气平静,没有责骂,也没有安慰。
挂了电话,刘丽心里却开始盘算,她不想直接插手孙巧的事,但也不希望看到一个人彻底被毁。
她想起大学时一个学姐,开了家公益性质的装修公司,专门帮小微商家低成本翻新店铺,或许能帮上孙巧。
刘丽匿名联系了学姐,简单说了孙巧的情况,只说是个“落魄的房东”,希望对方能以最低的成本帮孙巧修缮一间铺子,作为重新开始的起点。
学姐爽快地答应了,表示会派人去评估,但也提醒刘丽:“这人名声不好,修好了铺子,她未必会感激你。”
刘丽笑了笑,没多解释,只是说:“试试看吧,帮人也是帮自己。”
与此同时,孙巧的生活彻底陷入低谷,她的暴发户形象在江城成了笑柄,亲戚朋友都躲着她,连麻将桌上都没人愿意跟她玩了。
她试着自己去清理一间铺子,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拿着扫帚站在满是灰尘的废墟里,手忙脚乱地清扫,却连一堵墙的灰都扫不干净。
有路人认出她,远远地指指点点,孙巧低着头,第一次感受到被人鄙视的滋味。
就在她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个陌生电话打来,对方自称是“江城公益装修队”,愿意以极低的成本帮她修缮一间铺子,条件是她必须亲自参与施工,并且公开承诺降低租金。
孙巧愣住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帮她,但眼下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施工队来了,带着专业的工具和几个热心的年轻人,孙巧笨拙地跟在后面,学着刷墙、铺地砖,手上磨出了血泡,脸上的妆也花了。
她第一次体会到,装修一间店铺有多难,那些她从前看不上的“苦力活”,竟然需要这么多心思和汗水。
修缮期间,孙巧无意中听到工人们聊天,说起“刘丽火锅”的故事,语气里满是敬佩:“那老板娘真牛,硬是把一个破铺子做成了网红店,还把贪心房东治得服服帖帖!”
孙巧心里一震,第一次意识到,刘丽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
她想起自己当初的嘴脸,逼刘丽涨租时的嚣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修缮完的第一间铺子焕然一新,简单的白墙、干净的地砖,虽然没有刘丽原来店铺的精致,但至少是个能用的空间。
孙巧按照施工队的建议,在网上发布了一则招租信息,租金定得比市场价低了三成,还附上了一封公开道歉信。
“我是孙巧,过去因为贪心做了很多错事,伤害了租户,也毁了自己的名声。现在我愿意改过,重新做人,希望大家给我一个机会。”她在信里写道。
这封信出乎意料地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人嘲笑她是“装可怜”,但也有人觉得她态度诚恳,愿意给她一个机会。
08
几天后,一个卖手工糕点的年轻人租下了这间铺子,他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带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
开业那天,孙巧站在旁边,看着新租户忙碌的身影,想起三年前的刘丽,心里五味杂陈。
她偷偷在网上搜了“刘丽火锅”的新店地址,犹豫再三,还是买了一束花,鼓起勇气去了。
刘丽的新店生意火爆,门口排着长队,店里飘着麻辣火锅的香气,服务员小妹忙得团团转。
孙巧站在门口,捏着花束,手心全是汗,她几次想进去,又几次退缩。
最后,她把花束交给一个路过的学生,拜托他转交给刘丽,只留下一张字条:“谢谢你,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
刘丽收到花束和字条时,正在后厨检查新一批食材,她看着字条上歪歪扭扭的字迹,愣了片刻。
她没多说什么,只是把花束插在吧台的玻璃瓶里,旁边还放着那盆郁郁葱葱的发财树。
“老板娘,这花谁送的?挺漂亮的!”服务员小妹好奇地问。
刘丽笑了笑,摆摆手:“一个老朋友,祝咱们生意兴隆吧。”
她转身走进后厨,继续忙碌,锅里的红油翻滚,像是她对新生活的无限期待。
孙巧的改变在江城慢慢传开,有人说她是被逼无奈,有人说她是真的悔改了,但不管怎样,她的第一间铺子租出去了,第二间、第三间也陆陆续续有了新租户。
她开始学着跟租户好好沟通,租金定得合理,还会偶尔送点水果给租户,聊聊生意上的难处。
虽然她的名声一时半会儿还洗不白,但日子总算有了点起色。
刘丽的新店“刘丽火锅2.0”成了大学城的招牌,学生们爱她家的麻辣锅,也爱听她讲创业的故事。
她偶尔会在网上看到关于孙巧的消息,知道她开始试着重新做人,心里并没有太多波澜。
她匿名资助的公益装修队又帮了孙巧几间铺子,但她从没告诉任何人,这件事是她做的。
一天晚上,店里打烊后,刘丽站在门口,看着夜色中的江城,街头灯火通明,路边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她想起三年前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也想起孙巧如今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
“人呐,总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她自言自语道。
她关上店门,墙上的便利贴又多了几张,写满了顾客的祝福:“刘姐,火锅绝了!继续加油!”
刘丽笑了笑,把一张新的便利贴贴上去,写下六个字:“初心不变,勇往直前。”
夜色温柔,火锅店的招牌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像是为她的新征程点亮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