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按时还款,本以为能像薅银行的羊毛一样轻松,却没想到反被银行“坑”了。
据中新经纬消息,一位广发银行信用卡用户,每个月都按时还钱,从未逾期。
今年3月,她偶然查看账单时,发现竟然有一笔“消费利息”。
她翻查更早的账单后,惊讶地发现,2018年底开始的六年多时间里,被扣除了大约1.2万元的利息。
明明都按时还款,为什么还要被收利息?
原来,广发银行的还款页面上,有一行小字:如果在23点前还款,第二天到账;超过这个时间还款,到账时间就会顺延一天。
而用云闪付还款的话,到账时间还会再推迟。
这意味着,只要还款时间在23点后,银行就会自动顺延一天,实际上形成了“技术性逾期”。
结果,六年多的时间里,这位用户莫名其妙地被“偷偷”收了万余元的利息。
虽然银行赚这种“额外”钱的行为不一定能持续很久,但不能不承认,信用卡业务在广发银行的重要地位是其他银行望尘莫及的。
这位用户说,她在2018年办了广发的信用卡,直到2025年3月偶然翻账单时,才发现账单上出现了279.75元的“消费利息”。
她联系银行客服后,得到的解释是,她“没有按时还款”。
实际上,她一直用中国银联的云闪付App在还款日当天全额还清了账单。
既然在还款日当天还,为什么还会出现“没有按时还款”的说法?
原因在于,广发银行的还款页面上,底部有一句不太显眼的红色小字:“23:00前还款,次日到账;23:00后还款,顺延1天到账。” 而用云闪付还款的话,到账时间还会再往后推。
这意味着,即使她在还款日23点之前还钱,到账时间还是会延后一天。
这实际上是银行设定的“宽限期”,让客户还款后还能多推迟一天到账,这样做其实变相让银行多收了利息。
其他银行一般会给三天的宽限期,而广发银行如果客户需要更长时间宽限,还得打电话申请。
为什么客户都不知道自己被收了利息?
因为银行说他们会通过电子邮件定期发账单,支持客户查询利息、违约金等明细,还可以用微信、App等方式查看账单。
但是,账单上那些“利息”栏目在明细中很不起眼,很多人根本没注意到,结果就这样“默默”帮银行攒了利息。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很多网友在网络上也是碰到类似情况,有人说,“我之前不知道自己有‘消费利息’,直到后来查账才发现,几年来被扣了上万元。” 广发银行信用卡的业务尤其重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广发的信用卡总发行量达1.23亿张,在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
截止那年,信用卡透支额度高达3928亿多,占整个个人贷款比例的近46%,远远超过招商银行的25%左右。
招商被称为“零售之王”,而广发在这方面的比重明显更大。
这种依赖让广发银行在信用卡方面“玩得很大”,高管阵容也都“实力派”,比如信用卡中心的负责人金茜,她在银行内部拥有很高的地位。
金茜曾担任多项重要岗位,转战个人业务后成为信用卡的掌门人,可想而知她在银行内部的“分量”。
在她之前,信用卡中心的负责人是张华,他去年调到广西担任副市长。
而在此之前,信用卡的“领头羊”是副行长林德明,公司的高层“全副武装”地守护着信用卡这块大蛋糕。
不过,虽然高管都很“豪华”,广发的信用卡业务也不是没有问题。
近年来,银行在这个领域屡次“出错”,比如2022年,因为发布一些低俗广告被罚款60万;2023年,因为虚假宣传保险产品被处罚近50万;2024年,还因为新产品报告不及时被罚了25万。
至于此次“坑”客户收取利息的事情,是否会让相关部门追责,目前还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方面已经推出一些“补救措施”,试图弥补之前的疏忽。
对广大客户来说,银行如果能把那些“坑”填平,让大家明明白白地消费,要比简单退还几万利息更能赢得人心。
毕竟,没有谁喜欢被“套路”得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