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枪走火
近期,美国在西太平洋搞了2场大规模的军演。
尤其是第一场,号称是模拟演练未来19国要来我们这里“踢馆”的场景。
3.5万人参与,上百架先进战斗机,参与的船只规模庞大。
显而易见,美国从来没有真的认为西太平洋要拱手让人。
对于封建制市场经济体,一旦成为霸权力量,那就有其特征。
即,牛逼的时候,必须要硬到底,否则在无法从海外获得利润回补国内体制成本后,很容易全面崩溃。而且,越是帝国财政情况下行,对外越是要秀出“买战争”的长期姿态,越是激进好战。
古罗马帝国就是如此,大英帝国也是如此。
当帝国不复巅峰期荣光,开始有往下走的压力,则它们越是倾向于对外挑选对手,然后,主动去干架。
大英帝国两次主导要跟德国干架,实则就是大英帝国此时已经不再对全球其它列强具有碾压优势的前提下出现的。
现如今,美国虽然在全球有着巨大的压力,内部财政的困境更是肉眼可见,但是,这也倒逼它们,有着不小的冲动,要跟我们碰一碰。
封建制市场经济体,对基层进行各种征税,是有难度的。
但是,一旦有对外开弓的动力,它们就可以以此为理由,仿效我们郡县制市场经济体,对内、对盟友要求加征银子。
也因此,现在的美国,近乎是最好战的,它们急需一场更大规模的代理人战争。
这样,对内可以凝聚人心搞钱,对外可以尝试收割。
如果对外没有收割成功,起码对内银子收走了;如果能够对外收割成功,那么,等于对内对外收2份钱。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它们内部越是混乱,外部斗争越是不能停。
只有郡县制需要思考“攘外必先安内”,封建制市场经济体(如欧美日印等)则必须是内外兼修同步开战。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二战期间日本海军跟陆军的矛盾,就会更有启发。
那么,这次美国人的军演,到底要向我们展示什么信号呢?
众所周知,由于我们的稀土确实把美国大量产业卡的死死的,它们是非常痛苦的。
近期,从商飞的发动机、部分半导体设备、英伟达的部分品种的芯片等,所有这些此前卡脖子的东西,美国都同意解禁卖给我们。
与此同时,川普则继续利用关税战,要求其它国家不得替中国制造扮演“转口贸易”的角色。
解除部分卡脖子的东西,换来美国的产业暂时先活下来;但是,全面打击中国制造在全球的转口贸易,就是为了打击我们的总需求,目的是要摧毁我们的制造业体系。
这个时候,来西太平洋演习,其用心是险恶的。
首先,就是搞破坏,引发东亚地区的不安,打击我们和平发展所需的环境,干扰这里的投资、消费、需求和产业布局。
其次,营造未来中美有可能碰一碰的剧本猜测,继续强化全球闲置资金进入美国,东亚这个最后的安全港湾内部的资金也要逼出来。
再次,提高我们的整个制造业发展的运营成本。
本质上,就是在暂时解除它们自己的产业危机的前提下,用其它工具手段,提高我们制造业的成本,打击我们制造业的收入,放慢我们产业升级的步伐。
连苹果和美国国防部都开始重仓美国自己的稀土公司,这是要玩举国体制砸钱打造稀土产业自主的前奏。
双方都在算一笔账。
西方举国体制,最快5年解决稀土供应问题。
中国举国体制,AI跟美国平起平坐最快12~18个月。
也就是说,双方PK的是谁可以更快的在重要的卡脖子环节先摆脱被对手掣肘。
那美国来西太平洋搞事,无非是希望让我们的产业升级速度变慢,最好是比美国解决稀土供应的时间更慢。
而在经济和金融领域,两边也在PK。
美国的短板,债务无序扩张。
我们的短板,需求不足。
其实,两边的博弈,最后就看谁先扛不住自己的短板所造成的伤害。
东大需求不足 VS 美国债务失控
当然,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八国联军冲进来时候的中国。
拜登执政的精髓是“割”,川普的精髓是“抢”。
从中我们也已经可以看出,美国人内部的债务压力已经空前巨大,否则不会有这样的转变。
然而,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现在的核心地缘目标之一,不是拿下东南小岛,而是要整个西太平洋。
就是你必须让神流血,只有神流血了,神才不是神。
在我们周边,任何一个小国都可以牛气哄哄,无非就是它们都认为美国是神,战无不胜的超人。
因此,无论是“割”还是“抢”,无论这些国家如何挣扎,最终都会认命的。
给神交保护费,就像妖怪进入三清庙里上贡品喊爷爷,是一个道理。
如果我们只是纠缠于跟周边这些国家折腾,那就等于陷入了如今俄罗斯的战略困境。
只有跟美国直接碰一碰,重新确认影响力版图的边界,才可以完成战略突围。
越是研究西方历史和西方文明,我们就越是要明白它们的思维的逻辑。
除非你能够跟它们打成平手,否则它们是不会讲规则的;
如果它们能够轻易撂倒你,它们会持续剥削你;
如果你可以轻易撂倒他们,它们愿意喊你甲方爸爸。
今天全世界都认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主权国家等核心概念,就是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杀的遍地流血,却没有一方胜出,于是才讲规则,签署合约,永久定下来的。
这些东西从来不是西方人的信仰里长出来的,而是用最野蛮的手段干出来的所谓文明。
1648,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这才有了今天所谓的西方社会的文明框架。
所以,如果我们未来要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最起码也要逼整个西方跟我们签订新时代版本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否则,人家在自己的国运下行期,会越来越疯狂的进入好斗模式。
其实,哪儿有什么豪门世家、文明规则?
如果我们的人均GDP是8万美元,美国的人均GDP是1.2万美元,情景又会如何?
它们只不过是用几百年的殖民抢夺获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又极为聪明的将这些优势积极用于自己的前沿发展和制度创新,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请注意,我们真正的对手,并不是美国,美国只是我们前进的障碍物而已。我们真正的对手是,我们能不能也进入上述良性循环,这才是根本。
而要完成这个目标,或许就是不久将来,在整个西太平洋的实际管理权能否完成“易主”作为分界线。
被堵在函谷关内的秦国,不过是中原诸侯们眼里的野人,周天子的放马官。
但是,从函谷关冲出来的秦国,那就是横扫六国的新诸侯,是敢于上身赤膊去收割诸侯国全身披甲的战士,是取敌军项上人头的虎狼之师。
真正的道理,就在这里。
而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财富命运,实则也是跟上述逻辑直接深度捆绑。能不能看得懂,几年后,天差地别。
方向一错,努力白费。
所谓的偏通缩时代,不会一直这么下去的。当整体准备进入尾部,当碰一碰的日子越来越近,新的周期就要开启,每个人的财富自然也会被直接波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