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家电三巨头业绩大揭密:谁在C位狂飙,谁又在吃老本?”
先来玩个“猜猜看”,你觉得哪个是家电圈真正的“赚钱神话”?美的?海尔?还是一直霸着空调榜首的格力?照理说,这三家的名字在中国人耳朵里都是开机必听,关门必见,但今年一摊数据,矛盾感就上来了。
说着常年争霸的三巨头,爱写年报、爱拉横幅、谁都不服谁,可打开高能榜单,美的一骑绝尘赚了385亿净利润,海尔跟在后面,只有187亿。格力看着好像被甩出局——不急,有点反转!别光看营收,格力低头苦干,营收掉了7.26%,但净利润一跃到321亿,甚至高于海尔。是不是有点悬疑剧既视感:面子和里子,谁赢了?
这数据的表面和背后,怎么说也和家电“闹剧”纠缠得死死的。表面上,三座大山都还在原地,但细究各自的招数,越来越不是一家人在一个锅里炖。“做空调要卷成啥样,技术才是解药?”“高端家电这么贵,谁在买单?”“靠老板IP能多活几年?”这些问题搅得圈里外都不安分,别急,今天咱一根一根捋线头,看看里面那些令人抓头的反差逻辑到底藏了啥玄机。
本来,美的就是那种“广撒网,多捞鱼”的代言人,每次行业震荡别人补漏,它都在造船。什么技术储备、专利数量、奖项拿到手发软,这些年把研发写进血液里。就2024年,全行业市场并不见得有多肥,但美的怎么愣是干到4091亿营收,还能把净利润给整成14%的增长率?看起来不科学,但人家是真的在技术的池塘里养大鱼。从去年到今年,美的光研发经费就砸了160亿——把钱堆成创新的梯子,十年下来研发支出超千亿,专利总数9万件。真是数钱都能数到手软。
出来混的终归靠家底,成果直接变成全球专利轰炸,每年刚出门就捧回国际设计大奖,三天一个爆款产品,业内都嚷嚷“又是美的,又被美的撞了腰”。说到全球市场,更显得它没在演。马来西亚、沙特几乎给美的冰箱下了“永久通行证”,巴西、埃及的空调市场也是它说了算,新兴市场的小家电同样三甲常客,智能家居业务竟然一年收获了2695亿的收入。世界很大,美的显然在各个角落都插了小红旗。
讲究的公司还不忘宠投资者,够大方。每10股派35元现金,一下子拉高分红到267亿,还要杀出50到100亿回购股票。赚得多,分得也够阔气,这种“有福一起享”的气度,别说小散了,大庄都有点挂念。美的的路子其实很简单,大家都盯着结果,没人关注它底层的数据池有多深。
海尔走的路一点儿不一样,不是拿技术全盘撒网,而是找准“贫瘠地带”建稀罕庄园。说白了,不算规模最能打,但净利润增速蹭蹭冒,12.92%的净利润涨幅靠的是高端品牌卡萨帝那把“定制匕首”。家电界的爱马仕,这一听就贵,但贵得有道理,第四季度增速达到惊人的30%。每个新产品仿佛都自带“AI之眼”——冰箱会自动认蔬果,洗衣机帮你自动选程序,服务对象直接锁定了钱包最鼓的那批人。单品价格上万,还不是吓人的标价,是真有人排队买单。
年轻人也没有被海尔落下,Leader系列冲着懒人经济猛蹿。三筒洗衣机,设计师估计是通宵思考“胖友的烦恼”,解决手洗分批的痛点,一周预约量刷到8.8万人。不夸张,说海尔抓住了新一代用户的命门,现象级产品不是偶然发生。
海外市场的海尔则是“逆风不倒”,欧洲增速12.42%,当地平均才1.8%。中东非区的销售额更是飞了38.25%。这背后暗藏的是早早建好的全球基地,埃及弄生态园,泰国修空调厂,成本一下子拉低,产品能更快贴合当地人的心思。你说中东高温?有针对性的制冷空调直接变爆款。海尔的疆域扩张,像是把路走宽又走远,下盘稳健还不失爆发力。
格力这边,就有点让人嗦牙花子了。它不缺品牌影响力,也不乏硬核IP,董明珠几乎成了“家电界的魔法师”。但掀开格力的底牌,依赖空调品类的单一营收已成致命伤。近80%的赚钱维生素都靠一个品类支撑,2024年行业空调零售量下滑1.8%,而小米的市场份额对格力步步逼近,18.48%对14.26%,差距只剩可怜的4.22个百分点。说起来有点刺激,谁还敢打包票“下一个老大还稳吗?”
格力的转型故事更是麻麻赖赖,当年造车、做手机那股劲头,现在都没了下文,智能装备营收一夜砍掉36.68%,新能源业务比重还在个位数徘徊,说第二增长曲线,好像遥不可及。渠道改革普通人听着就晕,线下经销商和电商平台互相瞪眼,低价促销打崩专卖店,空调销售额跌得比行业平均还惨,凄惨得让粉丝都心疼。
有董明珠的个人IP,短期确实爆得一塌糊涂,“世纪大和解”直播嗨爆全网,295万围观,单日带货65.4亿,刷了纪录。但冷静下想,一个晋身千亿级别的企业,是否该用老板个人吸粉来续命?IP流量也有保质期,对格力来说,真不是个长久制胜法宝。
看似亮眼的321亿净利润,更多还是靠老底,格力空调同规格贵了美的680元、海尔760元——品牌溢价一时能撑大门,但这种玩法会不会风光有限?谁都没法下定论。靠底蕴拉高利润,面对行业洗牌和小米他们的疯狂打价格,时间久了,格力还剩几分霸气,真让人琢磨不透。
说回这些年行业的变迁,家电圈不再是静态的排队游戏。美的讲究“遍地撒网,技术先行”,厚积薄发的战术让它收割最多。海尔选“定制牌”,高端人设一建,后劲十足。格力算老牌劲旅,被赛道逼得转型焦头烂额,品牌溢价暂时还能上桌,但能否撑得住后浪,未可知。有意思的是,小米那种新式打法,步步紧逼,把整个格局搅动得腥风血雨。未来几年,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照片,而是一组动态追逐赛。
消费者其实是最大赢家吧,巨头互掐之下,技术升级加速度,场景体验越来越贴合,产品智能化一茬比一茬高级,买家电像选手机一样开始有审美门槛。对用户来讲,好东西多,挑起来都眼花,服务也卷到亲妈级别,谁不爱呢!
那到底,格力有机会破局吗?美的和海尔能否守住优势?说真的,这游戏哪有终点,只有下一轮。此刻的分野已经让未来趋势浮上水面,大家只等新一场好戏开场。毕竟在这个家电内卷和外力冲击注定不会停止的年份,每一次成绩单都可能埋下下一季剧情的种子。
想问各位,有没有最近买家电的奇葩体验?你更看好哪一家能挺到最后,还是小米新生代粉丝打得更响?来评论区爆料你遇到的那些产品槽点、服务惊喜,谁知道下个家电大佬的崛起会不会从你的一条留言开始!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