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八套和优酷同步播出的《灼灼韶华》,成了不少人追剧清单上的黑马。 开播四集收视率就冲上3.2%,评论区清一色都在说:“这次央视终于没拍大女主开挂,而是拍了一个女人怎么从烂泥里一步步爬出来的真实故事。 ”
剧中由热依扎饰演的褚韶华,开局就是一手烂牌。 家道中落、哥哥欠债、被迫嫁人,命运一次次把她摁进泥潭。 可偏偏,这个女人身上有股劲儿,再疼也不喊,再难也不哭。 她让我们看到:一个从不喊疼的女人,背后藏着的不是麻木,而是把疼痛转化为生长力的惊人勇气。
开局就是祭天剧本
剧集一开场就是高能冲突。 祁州药材市场里,褚韶华一眼识破关东帮的“黄芪调包计”,展现出过人的药材鉴别能力。 可偏偏她的哥哥褚韶中被人所骗,买下大批假药材,欠下印子钱。 为了帮哥哥填坑,父亲决定把她嫁给陈记药铺的少爷陈大顺,用彩礼钱救急。
这场“彩礼救兄”的戏码,直接把封建时代对女性的物化摆上了台面。 褚韶华没有哭闹,而是冷静地对父亲说:“我嫁。 ”过门当天,婆婆陈母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藏起喜糖再诬陷她偷窃,小叔子陈二顺则偷偷翻她的账本。
面对这一家子的算计,褚韶华不动声色地做了南瓜饼配酒酿圆子,一句“偷糖者死于非命”的诅咒,既反击了婆婆,也给后续剧情埋下伏笔。
好在丈夫陈大顺是个老实人,公公陈父也欣赏她的才干,允许她去药铺帮忙。 褚韶华的商业天赋很快显现,她不仅把陈家小药铺经营得风生水起,还独辟蹊径开发医美药物市场,让陈记药铺从籍籍无名的小商铺一跃成为影响京华的大药庄。 就连两大药行巨头争夺军需药品订单时,她也能在夹缝中拿下山西军需大单。
命运连番暴击
就在褚韶华事业顺风顺水时,命运给了她致命一击,丈夫陈大顺和公公相继感染瘟疫去世。 失去靠山的她,立刻被婆婆和小叔子联手算计,不仅夺走她一手做大的药铺,还将她和女儿赶回老家。
回老家后,母女俩穷得只能吃粗粮度日。 可褚韶华没有时间哭诉,她当掉所有首饰,跑遍商行贷款,硬是凑足本钱在老家开起“华顺药铺”。 就在药铺渐有起色时,败光家产的小叔子陈二顺又回来找事,甚至给她下药想毁她清白。 当晚土匪洗劫药铺,女儿萱萱惨死,药铺被抢空。
失去女儿的褚韶华站在废墟里,镜头给到热依扎一个长达一分钟的特写,她没有嚎啕大哭,只是眼神从绝望一点点变得坚硬。第二天,她收拾行李独自去了上海。
上海滩重生记
到了上海的褚韶华,在永新百货从售货员做起。 别的店员靠讨好顾客推销商品,她却靠专业知识分析客户需求,两个月后就被破格提拔为部长助理。 她的能力引起闻氏大药房创始人闻知秋的注意,对方主动提出分她一成股份邀她担任经理。
这对搭档成了上海商界的黄金组合。 褚韶华用中药材对冲洋行期货、借运河漕运打破贸易封锁,这些操作都是剧组参考真实历史案例设计的。 几年时间,她把闻氏药房做成上海知名品牌,也让自己成了医药界的传奇人物。
剧中有个细节很妙:褚韶华的闺蜜康二妞一直想靠男人改变命运,结果先后被卖到妓院、被豪门抛弃、被黑帮头子卷走积蓄。 而褚韶华对她说:“我相信能靠自己看看外面的世界。 ”两个女人的命运对比,直白地戳破一个真相:依赖别人终究是空中楼阁,只有自己长出来的本事,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喊疼的女人
《灼灼韶华》让人触动的是,它没把褚韶华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爽文女主”。 她也会痛,也会怕,可她的应对方式永远是行动大于情绪。 婆婆刁难时,她用商业智慧反制;失去药铺后,她另起炉灶;女儿夭折后,她带着悲痛继续前行。 这种“沉默中的韧性”,比任何嚎啕大哭都都有力量。
导演余丁在采访中说,这部剧想展现的不是女性如何成功,而是人在时代巨浪中如何靠智慧和韧性守住初心。确实,褚韶华迷人的不是她站得多高,而是她在每一次跌倒后,都能咬着牙独自站起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