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家#
近日,“中国记协”发布的一则消息令人义愤填膺。7月15日上午,湖南媒体发布的视频中,市民举报在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买到疑似不合格产品,记者前往实地采访时,竟遭遇企业负责人的粗暴阻挠。画面中,一名男子公然从记者手中抢过摄像机,狠狠摔碎,甚至还试图抢夺记者手机,如此行径简直无法无天!
线缆,作为关乎公共安全与民众生活的基础产品,其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出现不合格产品,小则影响日常生活,大则可能引发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记者基于民众举报,履行职责进行实地采访,本是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权,这不仅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然而,这位男子从记者手中抢过摄像机重摔粉碎的恶劣是什么,完全是在蔑视法律,蔑视记者的监督权。
那么,是谁给了这位男子的胆子呢?
显然,是我们舆论监督大环境的欠佳,君不见,很多地方都不重视舆论监督,甚至排斥舆论监督,这让记者的地位越来越低。
这位男子从记者手中抢过摄像机重摔粉碎,或许有一时的冲动,但反映出的是脑子里对记者的不尊重看不起,觉得抢夺记者的东西,甚至殴打记者都没有什么大不了。
在当下,很多地方的舆论监督的大环境确实差强人意。不少地方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是在找事,觉得是在地给地方抹黑,不仅不重视,甚至还采取排斥态度。在这种氛围下,记者的地位逐渐降低,也给了许多黑心老板记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印象,可以强硬对待的心态。
如果我们能真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提升记者的社会地位,让阻挠记者采访、殴打记者等行为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和社会谴责,相信类似的闹剧就不会轻易上演。企业负责人或许会权衡利弊,不敢轻易触犯红线。
湖南丰旭线缆事件绝非个例,它是当前舆论监督困境的一个缩影。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从制度层面、社会观念层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转变。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舆论监督的支持与保护,加大对侵害记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社会各界也需重新审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营造尊重记者、支持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只有当舆论监督的力量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记者能够毫无顾虑地履行职责,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透明、公正,那些妄图违法违规、逃避监督的行为才会无所遁形,民众的权益才能真正得到守护,记者也才能真正成为无冕之王,谁也不敢侵犯。
有道是:线缆有问题,记者来调查。谁知负责人,胆大把机砸。另有诗为证:监督本是权,却被当敌看。若无保障权,记者何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