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近真是乱成一锅粥。一场代号“封锁法国”的大抗议,上个月底开始,直接烧遍了全国好几个大城市。新总理上任第一天就得面对这烂摊子,法国政局到底有多脆弱,这下全世界都看明白了。
前任总理因为想省钱,搞了个紧缩方案,结果在议会里没通过信任投票,直接下台了。这事儿把马克龙总统推到了风口浪尖。爱丽舍宫里的人都愁眉苦脸,说“每天都在做选择题,可每个选项都是错的”。
大家都在问:法国的政治是不是要大变天?新总理对中国的态度,会怎么影响咱俩的关系?马克龙的总统宝座还能坐稳吗?这些问题,现在都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街头怒了:紧日子下的火气
上个月底,“封锁法国”的口号一喊,巴黎、里昂、图卢兹这些大城市立马就炸锅了。内政部说十七万人上街,工会更是直接喊出二十五万。这阵仗,谁看了都得惊呼一声“我去!”。
一开始只是抗议,后来就变味了。有些地方直接升级成了暴力冲突。警察抓了四百七十三个人,光巴黎就两百多号。还有十三名警察受伤,市中心一家餐厅和一栋楼被烧,场面一度失控。
这波怒火可不只烧在街头。教育部宣布一百多所高中停课,二十七所学校被堵得严严实实。卢浮宫只开了几个展厅,奥赛博物馆干脆直接关门,游客们只能白跑一趟。
交通也瘫痪了。里昂、图卢兹这些地方,抗议者直接设路障。亚马逊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大仓库,进出口全被封死。巴黎环路上,示威者跟警察干起来,石头乱飞,催泪弹也上了,雷恩一辆大巴车被烧得只剩骨架。
这回大家火气这么大,直接原因就是前总理贝鲁那个二零二六年预算草案。他想削减四百三十八亿欧元的公共开支,说白了,就是要把两个公共假日变成工作日,医保报销也得打折。
贝鲁倒是苦口婆心,说法国“借债上瘾”半个世纪了,为了维持福利、公共安全和医疗,这些苦日子是必须得过的。可老百姓不买账啊,这方案一出来,骂声一片。
抗议者们都觉得,政府这是把锅甩给了年轻人、学生、打工人还有退休老人,让他们来承担削减福利的代价。他们要求政府对富人多收税。一位七十一岁的老太太气愤地说,马克龙根本不管普通法国人的死活,就知道从我们身上刮油水。
法国财政一直是个老大难。公共债务都占GDP的百分之一百一十四了。贝鲁之前就预言,到二零二六年,政府最大的开销就不是教育,而是还债的利息了。想想都可怕。
审计法院的数据更吓人,今年社保系统亏了一百五十三亿欧元,明年估计得亏更多,达到二百二十一亿。法国这高福利制度,享受是享受了,可也把国家拖进了泥潭。二零二二年,光社会福利支出就占了GDP的三成多。
与此同时,法国的税也重得离谱,税收加上社保缴款,占GDP的百分之四十八。欧盟规定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百分之三,法国呢?直接干到了百分之五点八。
欧盟已经对包括法国在内的七个国家启动了“超支”程序。在这种压力下,法国工会根本没打算消停。空中交通管制员联盟都宣布要大罢工二十四小时,到时候进出法国的航班估计要乱成一锅粥。
法国总工会和劳工民主联合会这些大工会也号召更多行业加入全国大罢工,名字都想好了,叫“让我们阻断一切”。预计十万人参加,法国可能真的要彻底瘫痪了。
内政部长都警告了,说这场动荡可能演变成“起义”。巴黎警方也预感到会有“破坏”,而且主要环路、油库、火车站和机场都可能被大规模封锁。看来,法国街头的这场风暴,远还没到头。
马克龙,这回真难了
前总理贝鲁的预算案在议会没过,政府直接垮台,这已经是马克龙上任以来第六位下台的总理了。算起来,不到两年,法国就要迎来第五位总理,勒科尔尼也成了马克龙的第七任总理。
总理换得跟走马灯似的,这不就说明法国政坛动荡得厉害,政府执政能力也脆弱得不行,马克龙肩上的压力,简直要爆炸了。
就在抗议爆发前一天,马克龙赶紧任命了前国防部长勒科尔尼当新总理。可老百姓一看,换来换去,削减开支的政策还是那一套,这让马克龙的执政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最近的民调显示,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法国人对马克龙有信心,这可是历史新低。而要求他辞职的,居然高达百分之六十四,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大家对总统和执政党联盟的不信任,简直到了顶点。
另一个民调更扎心,百分之七十七的人不认可马克龙的工作,创下了他最差支持率。爱丽舍宫里那句“每天都在做选择题,可每个选项都是错的”,真是把政府的无奈和困境说透了。
政治危机不光是民意上的事儿。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的头儿梅朗雄,都放出话要启动对马克龙的弹劾程序了。这下,政治的不确定性更浓了,总统的位子摇摇欲坠,前途一片灰暗。
这次“封锁法国”的抗议,最开始是极右翼政党的支持者在网上鼓捣起来的,后来左翼政党和工会也跟着加入了。这说明法国社会对现在的政治路线普遍不满,各种政治力量也越来越碎片化,撕裂得厉害。
法国总统选举,之前选过右翼的萨科齐,选过左翼的奥朗德,后来又选了“中间派”的马克龙。到了二零二七年,到底该选谁?这成了法国社会一个解不开的死结,预示着未来的政治走向,谁也说不准。
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烧
为了救火,马克龙火速提拔了三十九岁的前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当新总理。这哥们儿有宪兵预备役校官的背景,二零二二年当了国防部长,被视为马克龙的铁杆儿追随者。
他十六岁就加入了右翼政党,二零一七年才转投马克龙的阵营。勒科尔尼可是法国军事改革的关键人物,那部《二零二四至二零三零年军事规划法》就是他主导制定的,政治和军事经验都挺丰富。
可勒科尔尼这总理当得,真是刚上任就得面对一堆烂事。他得赶紧解决二零二六年的预算案,首要任务就是在一个四分五裂的议会里,把预算计划给推过去。同时,还得应付可能对马克龙发起的弹劾程序,稳定住国内的局势。
勒科尔尼上任讲话时也说了,他理解法国人的不安和危机。他承诺会想出有创意、有技术含量的办法,来平衡老百姓的诉求和国家的高额赤字。看得出来,这位新总理对现在的困境心里有数,也想真刀真枪地解决问题。
这里有个值得关注的点。勒科尔尼在当国防部长那会儿,跟中国的互动一直挺积极的。去年六月,他还跟我们国防部长董军会谈过,推动建立中法两军战区级的对话机制,这姿态,很友好。
今年五月,董军访问法国时,勒科尔尼更是直言,法中两军应该成为维护欧亚安全稳定的“顶梁柱”。这话在西方阵营里可太少见了,跟英美那些老是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信号,很积极。
有分析人士认为,勒科尔尼对华政策可能会有些微调,但大方向上,不太可能跟着美国和欧洲去对抗中国。马克龙政府也可能趁机调整对华策略。这预示着,在中法关系上,在现在这个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或许能迎来新的转机,值得我们好好期待一下。
欧洲病,法国只是个缩影
法国现在这深层次的危机,可不是它一个国家的事儿。这反映了现在欧洲很多国家都面临的共同困境。就连欧盟的经济火车头德国,也开始出现福利体系难以为继的问题了。有德国政客前阵子就说了,德国的经济能力已经撑不住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了。
这事儿就彻底暴露了欧洲高福利制度和经济现实之间的矛盾。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寻找平衡点,可这改革之路,走得那是步步荆棘。老百姓对福利的期望值高,可国家又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这中间的巨大鸿沟,根本就填不上。
与此同时,极右翼民粹势力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也越来越来劲儿。这种趋势让欧洲政治更加碎片化,可能导致欧盟的决策陷入僵局,甚至动摇欧洲一体化的根基,给整个区域的稳定都带来了不确定性。
英国《卫报》评论得很到位,说法国各政党都缺乏妥协精神,导致很多实质性的改革根本推不动。这种政治僵局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矛盾,让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束手无策,根本没法形成广泛的共识。
笔者以为
勒科尔尼要面对的挑战,可不只是街头那些抗议。巴黎的这场风暴,可能只是法国更深层次政治危机的一个开始。面对这么多烂摊子,马克龙政府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执政困境,他未来的政治走向,将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
法国社会到了二零二七年总统选举,到底该怎么选?这已经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眼下这局势,马克龙的政治前途充满了未知数,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未来,都将因此受到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