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美国单日30万旅客被困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这不是天气原因,也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一场由政治僵局引发的系统性瘫痪。空中交通管制员因停摆无薪上班,疲惫不堪,被迫兼职送外卖、开网约车维持生计,却还要坚守指挥塔台。
自10月1日联邦政府部分停摆以来,已有超过320万航空旅客出行受阻。美国航空协会数据显示,当月16%的航班延误直接源于空管人员配备不足。尽管安全底线尚未失守,但运行效率持续下滑。旅游协会警告,这场本可避免的混乱正在摧毁公众对出行系统的信任。
停摆的核心,是国会两党在临时拨款法案上的激烈博弈。民主党坚持将《平价医疗法案》的补贴延期和恢复部分合法移民医保资格纳入法案,作为保障民生的必要举措。共和党则坚决反对,认为这是“政治捆绑”,主张先恢复政府运作,再单独讨论医保议题。双方互不让步,把拨款法案变成了政策博弈的战场。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治理逻辑的分裂。共和党试图借停摆推动联邦裁员、削减民主党主导的项目资金,将财政危机转化为政治筹码。民主党则以“不改革就不开门”为立场,试图迫使对方在关键社会政策上妥协。专家指出,这场僵局已不再是预算分歧,而是两党对政府角色、社会公平与国家方向的根本对立。
可代价由普通人承担。60%的美国人因政府停摆重新考虑节日出行,500家旅游企业联名呼吁恢复运作。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停摆已造成70亿至140亿美元经济损失。航空旅客被困在空中,而决策者仍在地面角力。
当政治沦为零和游戏,公共利益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筹码。政府停摆不是权力的试金石,而是治理失能的明证。航班可以复飞,但公众对制度的信任一旦坠毁,再难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