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无名英雄聂曦:六十三年的等待与重逢
今天刷到聂曦烈士的故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台北六张犁纳骨塔的角落里,编号D4-11的骨灰罐静静存放了整整六十三年,档案上写着"无人认领"。可谁又能想到,在福建漳州,他的妻子高秀娟和儿子聂小明一直在等他回家。
1950年,聂曦赴台前与家人断绝联系,邻居们甚至不知道他已经成家。这不是无情,而是那个特殊年代最深沉的爱。白色恐怖时期,"通共嫌疑"足以让全家遭遇不测。他逼着妻子装作不认识自己,把所有的危险都扛在了自己肩上。
聂曦牺牲时年仅33岁,就义前他留给妻子的遗书只有短短三行字,其中一句是:"让儿子别姓聂"。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为人夫、为人父的不舍与决绝。高秀娟守着这个承诺,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每年清明都会在老槐树下摆上丈夫爱吃的炒花生和米酒。
直到2013年,表妹杨韵清才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找到了聂曦的骨灰。当骨灰终于回到故乡,78岁的聂小明抚摸着墓碑上父亲的名字时,这个等待了六十三年的家庭终于得以团圆。
这样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并不罕见。据不完全统计,1949至1955年间牺牲的地下工作者中,仍有近六成下落不明。每一个无名编号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离死别,都是一段被时代洪流淹没的深情。
如今,聂曦的名字终于刻在了江西樟树革命烈士陵园的石碑上。这个迟到了六十三年的仪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团圆,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铭记。让我们记住:今天的岁月静好,正是由无数个像聂曦这样的无名英雄负重前行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