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3个趋势揭示2025光伏制造降温,投资人如何把握新风口?
发布日期:2025-08-18 18:15 点击次数:113

##夏季补贴计划

引言:

还记得两年前光伏行业那股“拼命扩产”的劲头吗?到了2025年上半年,这一幕正在悄然变调。安徽、广东等地的重点项目清单里,光伏制造投资明显缩水。是市场冷静了,还是另有玄机?这背后藏着哪些新机会和风险?

正文:

聊起近几年最火的新能源赛道,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光伏”。但如果仔细翻翻各省刚公布的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你会发现一个大变化——光伏制造端的热度明显退烧了。以安徽为例,从去年的52个相关项目一下子掉到36个;广东更是从31个锐减到15个。这种降温可不是偶然,而是整个行业自我调整的大信号。

那么,是不是说整个产业链都在踩刹车?其实不尽然。从全国来看,电池片和组件依旧占据主导位置,各省这两个环节的新建或续建项目总数高达80多个,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且,不仅有龙头企业押注,大量二三线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不过,这种“大家一起上”的局面,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据机构统计,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全国总产能都已经突破1100GW!你没看错,就是这么夸张的数据。所以去年底开始,全行业自发推行限产计划,希望缓解供需失衡。

数据不会骗人。今年上半年,无论是电池片还是组件,它们的增速都控制在15%以内,多晶硅和硅片甚至出现负增长。中国光伏协会王勃华理事长就直言,“下降”成了今年制造端绕不开的话题。这也意味着盲目扩张时代告一段落,现在拼的是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

不过,说到创新,今年还有两个技术方向特别抢眼。一方面,“异质结”技术重新走红,比如浙江、山东等地都有10GW级别的新建异质结工厂。但由于设备国产化才刚起步,加之人才短缺,一些企业虽然跃跃欲试,但真正实现规模量产还需要时间。另外一个亮点则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项被誉为下一代明星技术的新宠,在河南、江苏等多地陆续落地GW级生产线。不少地方政府直接把它写进政策文件,比如山东明确提出要靠钙钛矿实现新能源产业换道超车。从实际效果看,对于那些原本基础薄弱、省内龙头稀缺的地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弯道超车机会,也让中小企业看到希望。

说到底,各省份对待光伏制造业务也呈现出分化格局。例如安徽近两年势头很猛,不仅抓住核心环节,还向辅材领域延伸,把上下游配套做得相当齐全。而云南则侧重于上游材料,如硅料、硅棒等,每个新项目动辄10-20GW体量;江苏老牌强省反而主动收缩,把更多资源投向储能领域,可见大家对未来走势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有意思的是,有些大规模扩建其实属于往年遗留工程,并非完全基于当前市场判断,还有部分纯粹为了招商引资或者补齐产业链短板而推进,这样做虽利好当地经济,却可能进一步加剧全国范围内供应压力,让价格战愈演愈烈。

值得注意的是,新旧政策环境下各类主体面临着不同挑战与机遇。如果用表格梳理,可以发现:

| 项目 | 2023-24政策 | 2025新规/倾向 |

|----------------|-------------------|----------------------|

| 扩产审批 | 相对宽松 | 明显趋严 |

| 技术导向 | PERC主流 | 异质结/钙钛矿崭露头角|

| 融资环境 | 银行支持力度较强 | 更关注盈利能力及回报率|

对于未来执行路径,中信证券认为:“随着限价令持续发酵,下半年新增开工将继续收缩”;中金公司持谨慎乐观态度,看好优质龙头通过整合并购提升竞争力;华泰证券则强调要警惕低价恶性竞争导致边际效益递减。在这种分歧下,普通投资者更要擦亮双眼。

操作建议来了:第一,如果你打算参与相关基金或上市公司股票配置,要优先选择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有成本优势的大型龙头(如隆基绿能、中环股份),远离纯靠扩张冲业绩的小厂商;第二,可适当关注与储能、新型材料(比如石墨烯玻璃)协同发展的标的,因为这些方向受益于结构升级,有望获得估值溢价;第三,对于个人资产配置,应减少对周期性极强赛道“一条腿走路”,建议结合消费医疗、公用事业形成均衡组合,以降低波动风险。此外,一个常见误区值得提醒——不少人以为只要通胀预期升温,对所有资源股都是利好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
意昂体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