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块钱的手术费,对别人家来说可能就是一辆车的钱,对周糠顺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这个湖南益阳南县麻河口镇的农村娃,从小就知道自己家和别人不一样,爹周建军因为工作出了意外,腿脚落下残疾,每天骑着三轮车在村子里收拾垃圾,一个月拿点微薄的工资,妈妈龚伏红更惨,智力有问题,需要长期吃药,基本上没什么劳动能力。这样的家庭,别说供孩子上学了,光是维持基本生活都困难得很,可偏偏,这个家里出了个爱读书的孩子,而且还特别聪明。
2015年那会儿,周糠顺还在读小学,一次课间玩耍时不小心受了重伤,肠子都断了,还有脑震荡,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可是手术费要十万块,这对周家来说简直是要命的数字,周建军当时真的是急得团团转,到处借钱都借不到,毕竟乡亲们日子也不好过,没办法,只能让儿子自己写求助信,向学校和社会求助。一个小学生,用稚嫩的笔迹写下那些话,想想都让人心酸。
"我需要十万元的手术费,我保证长大后一定努力报答各位叔叔阿姨们。"这话出自一个小孩子之口,说不感动是假的,好在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的,学校组织了捐款,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也伸出了援手,最终凑齐了手术费,那场手术整整做了八个小时,周糠顺算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回,醒来后,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本事了要报答这些帮助过他的人。
说实话,这孩子的学习天赋确实不错,但更重要的是够刻苦,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可能就是玩手机、看电视,他却总是抱着书本不放,可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比同龄人更早懂事,也更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不过生活还是充满了挑战,周糠顺九岁那年,妈妈的病情加重了,需要长期住院,家里实在没人照顾他,幸好有个开早餐店的伯父伯母,看不下去这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可能因此荒废学业,就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
在伯父家的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至少有人照顾,能够安心读书,周糠顺也争气,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几名,各种奖状贴满了墙壁,成了那个昏暗房间里唯一的亮色,让伯父有点头疼的是,这孩子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从来不用上补习班,可一到放假回村里,就容易被游戏吸引,成绩就会下滑,不过好在每次回到伯父家后,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高考前夕,妈妈又住院了,每年光是看病就要花掉几万块钱,村干部侯明远帮忙申请了各种补贴,但对这个家庭来说,经济压力依然很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周糠顺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6月底,高考成绩出来了,642分!这个分数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讯,由于家里连电脑都没有,还是同学查到成绩后告诉他的,听到这个消息,周糠顺心里五味杂陈,兴奋中带着感激。
这些年受到的帮助,让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贫困确实会给人带来很多困难,但绝不能成为放弃梦想的借口,只要够努力,够坚持,总会有出头的一天,填志愿的时候,周糠顺选择了北京邮电大学作为第一志愿,这个选择很实际,一是考虑到就业前景,二是想去北京见见世面,他从小到大都没出过远门,对首都充满了向往。
当记者问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时,这个18岁的少年说得很朴实:先把大学读好,然后找份好工作,改变家庭状况,更重要的是,他想像当年帮助过他的人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实仔细想想,周糠顺的成功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向上的力量。他的父母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父亲每天认真工作,母亲配合治疗,一家人相依为命,这种精神力量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最让人感动的是,即使生活这么困难,周糠顺一家还经常帮助村里的五保户打扫卫生、洗床单,这种善良的品格,或许正是他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原因。
那封2015年的求助信,现在看来真的像是个约定,十年了,642分就是最好的回答,谁说穷人家的孩子没出息,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然了,也得承认运气好,遇到了那么多好心人。
话说回来,周糠顺马上就要去北京了,估计兴奋得睡不着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