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产品展示

刚听说“冷冬”要来?有人连海南票都退了
发布日期:2025-11-20 06:52 点击次数:123

羽绒服专柜前挤满了人,电热毯卖到断货,甚至有人半夜跑去超市抢秋裤——这几天朋友圈里到处都在喊“超级冷冬要来了”。安徽的王大爷更狠,直接把订好的海南机票给退了,转身就去商场扛回一件厚军大衣。可这事儿真有那么吓人吗?

国家气候中心十月底就给出了答案:今年冬天气温很可能比往年还高一些,什么“超级冷冬”压根就是瞎传。这话听着可能有点意外,不过翻翻过去的天气记录就明白了——从1990年到现在,真正冷得够标准的冬天总共才六次,而且大多是早些年的事。这几年冬天反而越来越暖和,去年上海冬天最热那天,温度计都快冲到30℃了,街上好多人穿着衬衫晃悠,北方的滑雪场也老因为天气太暖推迟开门。

说到拉尼娜现象,很多人就开始紧张,觉得这玩意儿一来准得冻死人。确实,2008年南方大雪灾那会儿就碰上了拉尼娜,电线杆上挂着半尺厚的冰坨子,电也停了,路也断了,那场面确实够呛。可2020年也遇上拉尼娜了,结果呢?南方整个冬天连雪花都没见着,不少地方的人还穿着短袖打麻将呢。所以说,天气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不能听见个拉尼娜就吓得囤一堆棉被。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天气确实变得有点邪乎。北极那边暖得飞快,气象部门说北极升温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两倍还多,这就导致冷空气不老实了,经常突然就往南窜。前年北京就出过一次怪事:早上冻得哆嗦,才零下五度,到了中午又飙到十五度,卖煎饼的师傅们都不知道该穿啥了,好多老人就因为这温差太大感冒住院了。

这种气温跳水式的变化,比单纯的冷更要命。社区医院的大夫跟我说,去年初冬北京有一天温度从五度一下子掉到零下十度,第二天来看心脑血管的人直接多了两成,不少老人血压升高得厉害。南方的工厂也受罪,机器零件遇冷收缩,接口松了,有的生产线直接停工。年轻人手机充电器都得换成抗冻的,不然在外面根本充不进电。

面对这种捉摸不定的天气,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想办法了。深圳有个小区装了微型气象站,居民掏出手机就能看实时温度、风力这些数据,老人们出门前先看看数据,再琢磨该穿几件衣服、要不要戴帽子。政府那边也提前准备好了融雪剂、取暖设备这些东西,万一真来个极端降温,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不至于手忙脚乱。

有个气象专家说得挺在理:“别老想着冬天到底多冷,关键是看温度变化有多快。”就像上周北京一天之内降了十五度,南方可能出现的冻雨加升温的组合拳,这些才真正容易让人中招。专家建议平时多瞄两眼天气预报,特别是看到“寒潮蓝色预警”这种信号,就得灵活加减衣服了。有高血压、心脏病这些毛病的人,更得按时吃药,别因为温差大把身体折腾坏了。

现在超市里的暖宝宝已经开始降价了,前阵子囤货囤疯了的人也陆续去退货。这事儿其实挺说明问题的——碰上什么气候传言,先别急着慌,查查国家气候中心这些正经机构怎么说,省得被焦虑带着跑。该准备的保暖措施还是得做,毕竟天气确实说变就变,但要是因为听信传言就乱了阵脚,把海南旅行都退了,扛回家一堆用不上的厚衣服,那就真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了。

想想王大爷退掉海南机票的事,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冤。本来能在温暖的海边吹吹海风,晒晒太阳,结果硬是把自己困在家里,穿着军大衣对着暖气发呆。这钱花得值不值,他自己心里估计也有数了。

气温骤变带来的麻烦,其实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去年冬天有个朋友跟我抱怨,早上送孩子上学穿了厚羽绒服,中午接孩子放学热得直冒汗,回家就把羽绒服扔进了衣柜。结果晚上气温又掉下来了,孩子冻得直打喷嚏,折腾了好几天才好。这种一天之内换好几套衣服的日子,真让人头疼。

社区卫生站的护士也提到,每次气温大幅波动,来输液的人就明显增多,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有些老人早上出门锻炼穿得少,以为中午会暖和,结果冷空气突然杀到,回家就发烧了。小区物业后来专门在公告栏贴了天气提示,还建议大家出门带件薄外套备着,总算让情况好转了些。

北方的供暖系统也面临挑战。以前冬天温度相对稳定,暖气开了就不用管了。现在温度老是忽高忽低,有时候外面十几度,屋里开着暖气热得受不了,有时候突然降温,暖气又跟不上,物业每天都得根据天气预报调整供暖温度,比以前操心多了。

南方地区更麻烦。本来就没有集中供暖,碰上突然降温只能靠空调、电暖器这些临时措施。去年长沙有段时间温度骤降,不少家庭的电暖器都卖断货了,有的人家只能裹着被子对付。更让人无语的是,过了几天气温又回升了,刚买的电暖器就成了摆设。

农业生产也受影响。江苏有个种菜的老农跟我说,以前冬天温度稳定,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大棚加温,现在天气变化太快,有时候晚上忘了加温,第二天早上蔬菜就冻坏了一大片。有时候怕冷提前加温,结果白天温度又升高了,大棚里的菜热得蔫了,简直防不胜防。

交通运输也不省心。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现在得24小时盯着天气预报,一听说要降温就得提前准备融雪剂、防滑设备。去年有次预报不准,路面突然结冰,好几辆车打滑追尾,交警在现场忙活了大半夜。后来高速公路管理处专门成立了应急小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降温。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提醒大家,现在的冬天跟以前不一样了。与其担心是不是“超级冷冬”,不如多留意天气预报里的温差变化。手机里装个靠谱的天气APP,每天早上看一眼当天的温度走势,比囤一堆用不上的保暖物资实在得多。

家里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他们身体适应能力差,温度一变就容易出问题。可以在门口放个温度计,出门前看看实际温度,再决定穿多少。有慢性病的人更得小心,按时吃药,别因为天气变化耽误了治疗。

最关键的是,别被网上那些夸张的传言吓到。什么“百年一遇的寒冬”、“冰河时代要来了”这种话,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有疑问就去查国家气候中心的官方消息,他们的预测虽然不能百分百准确,但肯定比朋友圈里的小道消息靠谱多了。

你们那边今年冬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遇到过一天之内温差特别大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应对办法。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
意昂体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