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叫老妈,现在叫妈咪。
老爹也变成爹地。
谁不觉得熟悉?
黄宏,那个春晚常客,已经淡出视线十二年了。
8月20号,有人在北京街头撞见他。
照片一发,评论区炸了。
“天,真是他?”
“怎么看起来这么普通?”
走近一戴着棒球帽,头发花白,老花镜架在鼻梁上。
皱纹爬满了眼角,65岁的人,确实该老了。
可他一笑,瞬间就认出来了。
眼睛眯成月牙,嘴角上扬,跟当年演小品时一模一样。
路人想合个影,他二话不说答应了。
还主动凑过来问:“家在哪儿啊?平时听相声不?”
语气亲切得像街坊邻居拉家常。
谁还能想到,这个平平无奇的老人,曾是无数人过年盼的笑点担当?
别以为他退圈就养老了。
今年六月,他还带着话剧《乘风破浪》跑了二十三场。
演一个失去孩子的父亲,台下观众哭成一片。
更让人动容的是,他悄悄做了十年公益。
给乡村学校捐设备,帮脊柱畸形的孩子筹手术费。
这些事,直到夏天才被人发现。
他自己压根没提过一句。
网上一堆人说:
“看到黄宏,就像回到小时候。”
“那时候全家围在电视前等他小品,比吃年夜饭还激动。”
真的,现在的明星换得飞快。
但像黄宏这样的老艺术家,像老朋友一样,多年不见,再见还是那么踏实、那么暖。
最后:
这世道变太快新面孔。
可真正让人记得住的,往往不是流量,而是那份真诚和坚持。
黄宏没靠炒作,也没玩人设,只是默默做事,好好做人。
他让我们明白,做人的温度,比镜头里的光亮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