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原本是沙皇俄国转手给美国的一块领土,现如今却成了美国在俄罗斯边上的军事重镇。特朗普选在这儿会面,他那点小九九,明摆着就是公开的秘密,谁都能看出来。
这咋说呢?这就叫“到你家老祖宗门前给你点儿颜色瞧瞧”。
特朗普政府为了这次和普京的会面,真是下足了表面功夫。普京的飞机还没到,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那边,好几架F-22“猛禽”战斗机就已经排得整整齐齐,跟迎接贵宾的仪仗队一样。
这是个啥宝贝?世界上头一个上战场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空中的超级杀手。普京刚迈下飞机梯子,精彩的就来了,一架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后头跟着四架F-35战机,轰隆隆地从机场顶上低飞而过。
这场面,说白了,就是在普京面前炫耀:“瞅瞅,咱这实力!”B-2轰炸机,那可是全球范围内都能携带核弹头突防的顶级装备。F-22和F-35,美国隐形战机的两大高手都亮相了。特朗普那边估摸着,这么一来二去的,普京就算表面上镇定,心里头也得琢磨琢磨。这就是美式心理战的老套路了,谈判前先用军事肌肉秀给你来个下马威,好让你在谈判时心里发怵,气势矮一截。
换成普通人,说不定早就被这阵仗吓得不行了。但普京不一样,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可是出了名的“铁腕”人物。你看他镜头前的表情,一点没变,还是那种招牌式的、略带点戏谑的微笑,就好像眼前飞过去的不是厉害的武器,而是几只普通的小鸟一样。
两边原本打算来个一对一的好好聊聊,可到后来,突然变成了三对三的短会。那会谈结果咋样呢?啥实际成果也没谈出来。普京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会议一结束,马上就撤,直接坐飞机回莫斯科了。
很多人心里琢磨,这是不是谈话没谈拢,普京是不是被惹毛了,直接走人?如果你真这么想,那说明你还没有看透这件事的本质。
普京在走之前,跟媒体还有特朗普说了句话,英文的,大意就是:“下次咱们聊天,就在莫斯科见了哈。” 特朗普一听,立马开玩笑地说:“这主意挺逗的。”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行家对决。特朗普亮出了F-22和B-2,普京呢,面上不吭声,心里跟明镜似的。他那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好,你在自家地盘上的表演我瞧过了。接下来,轮到我去主场了。到时候,我得让你瞧瞧苏-57战斗机是怎么招待客人的。” 这叫啥?这就叫“你出一招,我接一招”,当场就把“挑战书”给扔回去了。他压根儿没想过回到克里姆林宫再琢磨对策,这梁子,他当场就结下了,而且立马就要找回场子。
要是说阿拉斯加给的“下马威”是摆在明面上的,那普京的反击就完全是俄罗斯式的——悄无声息,但实实在在让你觉得憋屈。
几天后,重头戏来了。8月18日那天,特朗普和普京要打个电话,接着聊他们在阿拉斯加没说完的话题。这次通话,成了美俄领导人通话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足足两个半小时。不过,关键不在于通话多久,而在于啥时候开始的。
克里姆林宫那边,发言人佩斯科夫老早就跟全球的媒体打了招呼,说通话会在莫斯科时间下午4点到6点这段时间里进行。全世界的记者啊,都盯着表,眼巴巴地等着呢。
咋样了?结果到了下午4点,普京压根没和白宫连线露面。他干啥去了?原来是在参加一个俄罗斯工商大佬的聚会,并且,这聚会还是电视现场直播的!
直播中,会议主持瞅了一眼手表,然后对普京说:“总统,您跟特朗普的通话马上就要开始了。”
普京是咋回应的呢?他朝着镜头轻轻一笑,手摆了摆,用种满不在乎的调子讲道:“甭管佩斯科夫说啥!那就是他分内的事儿。”
这话真有料,包含的信息多了去了。佩斯科夫,你了解吗?他可是普京身边的大红人,专门负责传达声音,还有安排行程这些事儿。他说四点开始,那肯定是跟华盛顿那边磨叽了好久,对过无数遍时间才定的。大领导的时间宝贵着呢,都是以分钟来算的。你要是晚到一分钟,人家那边整个下午的计划就全泡汤了。
普京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那不过是他的职责所在。”言下之意就是:“规则是由我来掌控的,我想何时动手,就何时动手。”
最后,按照白宫后来的讲述,那通电话实际上是在莫斯科那边下午5点,换算成美国东部时间就是早上10点才接通的。普京硬是让地球另一头的特朗普,这个全球最有权势的大佬,在电话前足足空等了一个小时。不仅如此,普京还特意安排全国直播,让全俄罗斯的观众都目睹了这一幕。他就是想要向全世界,特别是向美国人表明:在这场较量中,谁才是真正掌控局面的人。
这“拖延接待”的招数,普京可是玩得挺溜。今年伊朗总统来访时,就被晾在了一边,足足等了一个钟头。还有之前,特朗普派来负责中东事务的特使,更是被普京晾了整整8个小时。这种表面看似随便的行为,其实背后都是普京精心策划的心理战术。他的意思很明显:我在你这儿可是个大人物,我的时间比你金贵多了,你得耐心等我。
在阿拉斯加的飞机场,你特朗普派B-2轰炸机来给我来了个“厉害瞧瞧”;这回,到了克里姆林宫,我普京就拿块手表,把这“厉害瞧瞧”原样奉还给你。你靠硬实力压我一头,那我就拿软实力和心理战来对付你。以牙还牙,这才公平嘛。
更逗的是特朗普的回应。吃了这么大亏,他居然在社交媒体上一个字都没提这事儿,反倒一个劲儿地说,“这次通话特别好,特别有成效”。
真的“效果杠杠的”吗?咱们一块儿瞅瞅都说了些啥。
特朗普心里头最惦记的,是想促成“俄乌两边30天内彻底不打仗”。但你猜怎么着?这事儿最后就变成了“30天里,俄乌两边答应不动对方的能源设施”。
任何人都能瞧出这是一场文字上的较量。乌克兰那边,重要的能源基地,像电站、变电所,在两年多的轰炸下,基本被摧毁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都有了应急措施。反过来看看俄罗斯,最近他们的炼油厂、油库老是被乌克兰的无人机给暗算,损失相当大,连带着国内油价都受到了影响。
那这个协议到底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俄罗斯答应“不碰你那快没的电网了”,条件就是“乌克兰别再来炸我能卖钱换外汇的油库了”。普京呢,就趁着这30天时间,赶紧给自家的能源设施加装更好的防空系统。这笔交易,谁划算谁吃亏,一眼就能看出来。
那个“黑海海上停火”啊,简直就是摆设。乌克兰海军虽说大不如前了,但靠着那些无人艇,愣是把俄罗斯黑海舰队这个大块头,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老家给逼得挪窝,跑东边新罗西斯克去了。如今黑海上头,大规模的开火早就没了影儿。所以说,这个“海上停火”,对战局那是一点实质作用都没起。
普京给特朗普留了点儿情面,让他不至于啥也没捞着,回去也好跟选民有个交代。但实质的东西,普京可一点没给。特朗普吹嘘的那些“大收获”,其实就是普京随手扔给他的一根小肉骨头。
这一趟往返,咱们能瞧见些啥?
首先,美俄两国之间的较量,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硬汉领导”的对决。两国头头的个人特点,对双边关系有着重大影响。特朗普爱搞大动作,喜欢直接亮出自己的实力,好像要把所有家底都翻出来给人看。而普京呢,更像是个太极高手,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使蛮劲,我就用巧力,等你看准时机再反击,讲究的是“以柔克刚”和“利用对方的力量来对付对方”。
再者,这也证明了,妄图通过极限手段迫使俄罗斯低头,那是没门儿的。从苏联那时候到现在,俄罗斯这个民族就是软的不吃,硬的更不怕。你越是使劲儿往下压,它就越是要往上蹦跶。特朗普在阿拉斯加搞的那场飞机上的表演,本想震慑普京,结果却激起了普京更强的对抗决心。
说到底,咱们不光是看大国之间斗来斗去的热闹,更得瞧出其中的门道来。美俄两国关系一有风吹草动,全球局势就得跟着受影响。他们是会斗而不伤和气,还是一不小心就真刀真枪干上了?这事儿一直让全世界都揪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