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县城相亲,你是不是也有点头大?
是不是总觉得这事儿怪怪的,怎么大家都到了该谈恋爱、该结婚的年纪,结果一到县城,尤其是那些在单位里工作、拿着稳定工资的姑娘,竟然成了最难脱单的群体?
这是不是很违和?
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明明条件不错的女孩子,在相亲路上反而一关难过一关,感觉比上学考大学还难。
你有没有发现,体制内女孩这四个字,一听就带着光环和安全感,可在县城相亲市场上,反倒像套了个“枷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咱们是不是该重新想想,为什么一份稳定工作,反而成了感情路上的障碍?
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咱们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是按部就班的生活,还是两个人能互相理解、一起走到老?
在县城,很多人觉得结婚就是要有房有车,稳定工作,父母有退休金,门当户对最好。
但真的门当户对了,幸福就能到手吗?
体制内女孩有稳定收入,家里也往往不错,按理说应该是相亲市场的香饽饽。
但现实却是,越来越多女孩觉得自己在相亲桌上像待审的考生,桌子那头的男孩和家长,像是在挑“商品”,生怕挑错了,谁都不敢先说喜欢。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是不是因为县城的择偶观太死板了。
做父母的总觉得给孩子找个好对象,得先看硬件,不敢冒险,生怕女儿“吃亏”。
可是,感情这东西本来就不是算数,哪有那么多明码标价?
你给女儿找了个有编制、有房有存款的男孩儿,他就能保证一辈子不让你女儿掉眼泪?
有多少人结了婚还不是照样隔三差五吵架,最后还不是各过各的。
再从男孩的角度看,县城里的优秀男生很多早就跑去大城市了。
留下来的,要么自己也在体制里,觉得自己条件一般,不敢高攀;要么家里催得急,急着找对象结婚,根本不管是不是有共同话题。
你说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聊得来?
体制内女孩想找个心意相投的,结果发现条件相当的都走了,剩下的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就是彼此都没感觉。
于是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女生越优秀,反而越难脱单?
是不是社会对女生的要求太苛刻了?
你考上了公务员,父母高兴得不得了,亲戚们都夸你有出息,可一到相亲,大家又开始挑毛病,说你“太挑”,说你“眼光高”,说你“年纪大了就难找了”。
你年纪小吧,人家说你还不懂事,年纪大了又说你“过了黄金期”。
你到底怎么做才对?
其实说到底,是不是很多人没想清楚,幸福其实不是谁给你安排的,而是你自己争取的。
你自己开心不开心,只有你自己清楚。
体制内女孩也好,体制外女孩也好,本质上都一样,都想找个人懂自己,愿意陪自己过日子。
不用天天想着买房买车,也不用天天攀比薪水,谁都不欠谁,能一起吃饭聊天、能一起过难关,这才叫过日子。
有时候我特想问问那些天天催婚的人:你们为什么这么着急?
是不是怕孩子孤单,怕自己没面子?
还是怕没人照顾你老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孤单是跟不懂自己的人一起生活。
一个人也许会寂寞,但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如果不合适,才是最难熬的。
你看小镇上的那些早早结婚的,有几个是真正过得幸福的?
平时嘴上说得好听,实际过得也就那样,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谁不是在凑合?
谁不是在忍受?
再说说独立和自信这事儿。
现在越来越多体制内女孩不急着结婚了,她们觉得自己能养活自己,不用靠男人,也不怕别人说闲话。
她们会去健身、会看书、会旅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你说这样的人难道不幸福吗?
难道非得结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
你结了婚,有了孩子,是不是就可以不再努力了?
其实根本不是。
人生要自己过,开心要自己找。
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县城的生活太封闭了?
大家的圈子小,遇到的人也有限。
体制内女孩每天就是单位—家里—超市三点一线,怎么可能遇到新的人?
你说你想在图书馆遇到一个聊得来的男孩,可图书馆有几个年轻人?
健身房里见到的也都是熟面孔。
你想拓展圈子,可在县城这破地方,能去哪儿?
于是很多人只能靠相亲,靠父母介绍,结果越介绍越尴尬,越相亲越没劲。
其实我觉得,幸福不是用来比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有人二十多岁就结婚,有人三十多才遇到对的人,有人一辈子都没结婚也过得很精彩。
关键是你自己能不能接受自己的选择,能不能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乐趣。
县城里天天有人问你什么时候结婚,可他们也未必幸福,心里可能还在羡慕你自由自在。
我还想问一句,县城的父母到底在焦虑什么?
是不是怕闺女嫁不出去,怕儿子找不到对象,怕自己被人说没本事?
其实你把孩子逼得太紧,只会让他们越来越不敢做自己。
父母的关心本来是好事,可太过了就成了压力。
孩子也是人,也有情感,也有梦想,不是你说找谁就找谁。
你觉得体制内女孩“不挑”,可让她委屈自己嫁个不喜欢的,日子能好吗?
你说她“挑剔”,可她不过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要随便凑合?
还有一个现象特有意思,县城里的人总觉得单身是失败。
好像结了婚、买了房才算是成功人生。
你去外面大城市看看,人家结不结婚都很坦然,谁管你单不单?
可县城里一到节日,亲戚们一边盘问工资,一边数落年纪,好像没对象就是人生罪过了。
其实单身不是失败,失败的是你明明不幸福,却还要装作过得好给别人看。
再聊聊“高不成低不就”这几个字。
体制内女孩条件好,但她们不愿意随便找,结果被贴上了标签。
可是你问问她们,她们是不是不愿意脱单?
其实她们也想找,只是找不到合适的。
你说她们眼光高,问题是她们就是不愿意凑合。
你说她们错过了机会,可她们觉得没必要急。
难道坚持自己的选择有错吗?
其实转念一想,爱情很多时候是“可遇不可求”。
有些人早早就遇到了合适的对象,有些人兜兜转转还是没碰到心仪的人。
谁都不想将就,谁都希望下一个遇到的人能懂自己。
县城相亲就像考试,考的不只是条件,还考人品、考家庭、考性格。
可这场考试没人能保证满分,谁都不是完美的。
你说是不是该让体制内女孩有更多选择?
是不是该让大家都明白,幸福其实不止一种模样?
你可以结婚生孩子,也可以单身生活,可以追求事业,也可以追求自由。
没人有权利替你决定,你自己才是主角。
那些在夜里翻来覆去想问题的姑娘,心里其实比谁都明白:生活不是比赛,不用急着交卷。
说到底,幸福就是忠于自己。
你觉得该结婚就结婚,觉得不合适就不结。
你愿意等就等,愿意独处就独处。
谁也不欠谁,谁也不用为别人活着。
县城的体制内女孩,有才有貌有想法,为什么就不能慢慢来?
为什么非得跟着别人的节奏跑?
你活得精彩,别人自然会羡慕你。
你活得憋屈,别人也不会替你难过。
最后,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爱情其实很简单。
不是对方多有钱,也不是长得多帅,而是你们能不能一起聊天、一起笑、一起面对风雨。
县城的相亲场,很多时候看起来热闹,其实冷冷清清。
大家都在装着自己,怕被别人看低,怕被父母责怪。
其实你勇敢做自己,才是最有魅力的。
所以说啊,女孩子们,不用着急,更不用怕。
你值不值得被爱,不是相亲桌上那几个问题能决定的。
你努力生活,善待自己,就是最好的安排。
总有一天,会有人穿过人群,来到你身边。
哪怕没有,也能活得开心。
人生那么长,谁怕谁呀?
只要不委屈自己,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温柔。
愿每一个在小城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不用追赶别人,也不用害怕孤单。
你值得最好的爱情,也值得最好的生活。
别把幸福搞成比赛,慢慢来,走自己的路。
所有温暖,都会在某一天,悄悄来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