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山友律师事务所的孙海山,咱们所扎根在有几千年历史的青岛市即墨区,我在这行干了二十多年,亲手办过的案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前阵子有个威海的当事人老李来找我,说他去济南出差,刚下高铁就收到条短信,说是当地派出所发的,问他是不是来了济南,还提醒他注意安全。老李吓得不轻,以为自己犯了啥事儿,连夜开车来找我。我一看那短信,笑着告诉他:“这是正常的流动人口登记提醒,不是抓你哈。”
原来老李三年前在老家跟人有过经济纠纷,当时闹到了派出所,所以这次一收到外地派出所的短信就慌了神。我帮他查了相关规定,告诉他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现在大数据发达,异地流动人口信息会快速流转。大家要是也遇到这种情况,别慌,按这几步来:
1. 先核对短信发件人,公安部门的短信一般有官方标识,比如“XX市公安局”或带110、12110等专用号码;
2. 仔细看短信内容,正规提醒会说明事由,比如登记确认、安全提示,不会让你转钱或点不明链接;
3. 不确定的话,打当地110核实,别直接回短信里的电话;
4. 确实是登记需求的,按短信指引配合就行,比如线上填写信息,不用跑派出所。
对了,大家一定记得点赞关注,万一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翻出来看看就清楚了,省得像老李这样白跑一趟。
我办过的案子里,有20%以上都涉及异地办事的问题,像老李这样因为不了解政策虚惊一场的,每年都能遇上百十个。其实现在公安部门的便民措施越来越完善,这种短信提醒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流动人口,不是针对某个人。
最后说句实在的,出门在外遇到搞不懂的事儿很正常,别自己瞎琢磨吓自己。要是拿不准,多问问专业人士,或者像刚才说的,按步骤核实清楚。觉得我说的有用,就点个赞分享给家人朋友,以后有法律问题,随时来找我孙海山,咱山友律所就在即墨,随时等着大家!#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