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3点42分,A股收盘的钟声刚敲响,证券营业部里老张的手机就炸开了锅。
这位有着二十年股龄的老股民盯着慈文传媒的K线图直挠头:"奇了怪了,明明涨了1.21%,咋主力资金还跑了1000多万?"隔壁工位的小王凑过来瞅了一眼:"这不就是典型的'老乡别跑'行情嘛!"
慈文传媒当天的走势确实耐人寻味。开盘8.2元,最高冲到8.37元,成交额3.4个亿,换手率8.62%,看着挺热闹。可仔细扒拉资金流向就会发现,大资金正在悄悄开溜。连续两天净流出近3000万,这架势活像过年时见势不妙提前撤席的亲戚。证券分析师李明的比喻更绝:"就像看见自助餐厅开始上素菜,老饕们都知道该擦嘴走人了。"
这家以《花千骨》成名的影视公司,眼下正面临现实的骨感。2024年赚了3035万,可今年一季度利润直接腰斩,43.29%的跌幅让108倍的市盈率显得格外扎眼。有股民在论坛吐槽:"这估值,比横店的群演片酬涨得还快。"不过公司倒是给投资人画了张诱人的大饼——十个S级项目储备,还有AI换脸、AR虚拟拍摄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只是这些技术到底能不能变现,业内人士都捏把汗。某影视公司制片人私下说:"现在号称搞AI的影视公司,十个里有八个在蹭概念。"
技术派投资者更关注那些冰冷的数字。20日均线8.54元像道门槛,7.39元则是最后的心理防线。MACD指标那点微弱的红柱子,在行家眼里就跟风中的火苗似的,说灭就灭。最近五个交易日0.48%的涨幅,放在同期影视板块0.46%的涨幅里,充其量就是个及格分。要知道就在前些天,它可是上演过单日暴跌4.42%的戏码。
散户们的操作更让人啼笑皆非。主力资金持续撤离的同时,小散们却前赴后继往里冲,活像看见打折就蜂拥而至的大妈。有网友在股吧自嘲:"我们不是在接盘,是在传承A股优良传统。"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在证券营业部里天天上演。老张说得实在:"机构吃肉的时候连汤都不给你留,现在喊你来吃饭,八成是要你买单。"
影视行业的周期性特征让慈文传媒的处境更显尴尬。随着暑期档进入尾声,内容监管日趋严格,视频平台采购价持续走低,三重压力让影视公司的日子愈发艰难。某基金公司传媒研究员指出:"现在投资影视股,得做好陪上市公司一起过苦日子的准备。"这话说得委婉,翻译过来就是——短期内别指望能吃上肉。
眼下慈文传媒的股价在8.2元到8.5元之间来回拉锯,像极了被两头拉扯的橡皮筋。突破8.54元?得看主力愿不愿意真金白银往上打。跌破7.39元?那得看还有多少散户愿意当接盘侠。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让不少投资者想起那句老话:"牛市里买什么都能涨,熊市里买什么都像接飞刀。"
说到底,股市里最贵的学费就是总觉得自己能抄到底。慈文传媒这出戏,不过是A股市场万千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当屏幕上的K线图和公司基本面越来越像两条平行线,或许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是在投资,还是在参加一场精心设计的游戏?毕竟在这个市场里,最动人的故事往往最贵,而最朴实的真相常常没人爱听。